2025 中国 AI 产业:年轻公司崛起,创业方向该如何选择?

本文围绕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发全球关注这一现象展开,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探讨了年轻 AI 公司崛起的原因、不同类型创业力量的特点,以及 AI 领域创业的方向和科技转化等问题。

3 月 29 日消息,在 2025 年,随着 DeepSeek 的火爆以及宇树科技人型机器人的走红,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的发展成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不少人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何一些此前鲜为人知的 AI 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呢?

2025 中国 AI 产业:年轻公司崛起,创业方向该如何选择?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图片由其本人供图 )

在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不管是宇树科技,还是其他年轻的公司,我们都能看到这些企业如同充满创造力的‘小天才’,以饱满的热情和敢于颠覆原有技术生态的态度积极开展创新工作,这种精神十分难能可贵。”

王田苗进一步指出,除了“小天才”创业这种类型,还有一种被称为“高管创业”的力量。“高管创业”的优势明显,这些创业者往往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全球商业实力,而且由于他们拥有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所以对产业长链条资源的整合能力也非常突出。

不过,王田苗也给出了建议,在 AI 领域创业一定要选好方向。他提到:“目前 AI 产业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技术体系和供应链标准尚未完全形成。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其实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王田苗还表示,AI 领域涉及多学科交叉,像数学、材料、工程、人文,甚至工业设计等学科都与之相关。创业应该聚焦消费产业需求,以此为基础攀登至高价值顶端,这样才更容易形成创新主链,进而由主链延伸出供应链,再由供应链推动标准的形成。

基于此,他强调了科技转化的重要性。“在科技转化过程中,中国 AI 产业要强化前沿科技的基础研究,因为只有取得了研究成果,才具备转化的可能性。”

王田苗还谈到,基础研究的最终方向需要实现产教融合,要紧密结合市场和产业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转化机制、人才培养、资金链和产业链等方面都至关重要。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 AI 产业生态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迅速转变。

本文围绕 2025 年中国 AI 产业发展展开,通过王田苗所长的观点,介绍了年轻 AI 公司崛起的原因、不同创业类型的特点,指出 AI 创业要选好方向,强调科技转化及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同时表明中国 AI 产业生态正朝好的方向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726.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