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蕊雪:用科研解码生命,为女性科研者领航

“90 后博导”万蕊雪在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作为科技女性代表参加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并接受专访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她的科研方向、取得的成就、选择科研道路的原因,以及她对自身成就的看法、与老家高校的合作计划,还分享了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寄语。

在科技领域,有这样一位闪耀的女性,她身兼“90 后博导”“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结构生物学家”等诸多令人瞩目的标签,她就是万蕊雪。在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万蕊雪以科技女性代表的身份,积极参与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并欣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万蕊雪:用科研解码生命,为女性科研者领航

作为生物学基础研究一线的科研尖兵,万蕊雪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剪切体结构与 RNA 剪切机理的研究中。她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从分子层面深入探究 RNA 剪接的底层逻辑,进而挖掘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并且,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为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指导。

RNA 剪接,看似一个专业而陌生的词汇,实则是人体每个细胞中都会发生的基础过程,它对基因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蕊雪耐心地解释道:“我们之所以能够自由地跑跳、畅快地交流……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基因表达。一旦基因表达过程出现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RNA 剪接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别看万蕊雪是 90 后,年纪轻轻,却已经在攻克“结构生物学的终极挑战”——剪接体三维结构解析及工作机理方面作出了诸多重要贡献。2016 年,她凭借自身的优秀表现入选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18 年,荣获《科学》杂志以及多家顶级科研机构联合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22 年,又斩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这些荣誉,是对她科研能力和努力的高度认可。

当记者问到她为何选择生命科学研究时,万蕊雪回忆起中学时期,那时的她就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大学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山大学的海洋学院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然而,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万蕊雪逐渐发现自己对生物健康领域更感兴趣。2013 年本科毕业后,她果断转换赛道,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师从施一公院士,开启了她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入探索之路。

尽管取得了如此多的成绩,但在访谈中,万蕊雪却多次用“幸运”来形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她感慨地说:“我很幸运能加入施一公老师的实验室,在那里我接受了良好的科研训练。在博士期间,我将生物学最核心的问题作为科研目标,把 RNA 剪切作为研究方向。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研究课题中,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回答更深层级的分子机理问题,就是在这种日思夜想的过程中,我才做出了一些成果。”

万蕊雪是从“高考大省”河南走出去的科学家,她向记者表示,河南扎实的基础教育为自己的科研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让她受益匪浅。

此外,万蕊雪还有着与老家高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计划。她介绍说:“西湖大学实行独立实验室制度,每个老师所在的实验室都可以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实验室自由合作。今年我也会去郑州大学做学术报告,希望能与老家的科研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与联系。”

在论坛发言环节,万蕊雪对女性科研工作者寄语时特别提到,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会后,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特别喜欢的一句话,而且与母校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校训一脉相承。

万蕊雪进一步解释道:“脚踏实地在科研中尤为关键,这意味着每一步都要扎实进行,从实验的设计到执行,再到结果的分析,不断循环,以此推动课题的进展。每一步都需要取得坚实的实验证据。”而“仰望星空”则是指目光要长远。在课题选择时,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而应批判性地判断该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并勇于挑战难题。正如施一公老师所教导的,要 aim high,把目标定得长远,专注于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最后,万蕊雪强调:“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热爱,这是科研道路上最强大的驱动力。”

本文围绕“90 后博导”万蕊雪展开,介绍了她在科研领域的专注方向、取得的显著成就,讲述了她选择科研道路的缘由以及对自身成就的谦逊看法。同时,提到她对老家教育的感恩、与老家高校的合作计划,还分享了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寄语,强调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和保持热爱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030.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