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晚在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剧场举行的“情系大草原 爱在渤海湾”2025年呼伦贝尔市文化志愿者天津行文艺展演的相关情况,包括演出阵容、精彩节目以及河东区文旅部门未来的工作计划。
在2025年3月29日的夜幕降临之际,一场意义非凡的文艺展演在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剧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天津市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精心主办,河东区文化馆、呼伦贝尔市文化馆全力承办,主题为“情系大草原 爱在渤海湾”的2025年呼伦贝尔市文化志愿者天津行文艺展演,为津城百姓带来了一场绝无仅有的视听盛宴。
现场汇聚了来自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与河东区文化馆的文艺干部携手登台,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精彩演出。
演出在开场舞《草原吉祥》的欢快节奏中拉开帷幕,舞者们用灵动的身姿舞出了草原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紧接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悠扬响起,那深沉而又激昂的歌声,仿佛带观众走进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尽情领略草原和牧民生活的美好。
布里亚特民歌《小草》以其轻柔的旋律,唱出了对生命的赞美;马头琴独奏《黒木日》则通过琴弦的颤动,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呼麦表演《四座山》更是别具一格,它不仅展示了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更让观众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山川的深厚眷恋。
群舞《狂欢的幺呼尔》中,舞者们热情奔放的舞姿,舞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而融合了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俄罗斯族服装的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展演,将演出推向了高潮。那些珍贵的非遗服饰,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仿佛置身于民族文化的大观园之中。
在这场演出中,也不乏展现天津文化特色的节目。河东区文化馆原创歌曲《我的运河我的家》,邀请了河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音乐大三弦演奏技艺传承人褚琪桂梓共同演出,共同抒发了海河儿女的深情厚谊。河东区文化馆女声独唱《天耀中华》,用歌声唱出了对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感和深情祝福。
最终,整场演出在歌曲《爱在内蒙古》的优美旋律中缓缓落下帷幕,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展望2025年,河东区文旅部门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他们将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地域资源优势,以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为重要抓手,推动各地文旅深度融合。通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及效能,深化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本文介绍了2025年3月29日晚“情系大草原 爱在渤海湾”呼伦贝尔市文化志愿者天津行文艺展演的情况,包括演出的主办承办方、参演人员、精彩节目,展现了多元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提到河东区文旅部门未来将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增进人民福祉。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