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汕汕高铁剩余段通车在望,穿越重重难关,汕头湾海底隧道为沿海高铁网添新彩

汕头至汕尾高铁中关键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这一重要事件。详细阐述了隧道的基本情况、施工难度、汕汕高铁的建设进展以及建设团队为克服困难所采取的创新技术和应对措施。

汕头至汕尾高铁,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汕尾至汕头南段的部分路段已顺利通车,如今仅剩下汕头至汕头南段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3月26日,这一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实现贯通。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我国首座设计时速达350公里、采用单洞双线模式的高铁海底隧道。

总台记者 吴媚苗介绍:从空中俯瞰,全长9781米的汕头湾海底隧道宛如一条巨龙,静静地穿越碧蓝的汕头湾海域。其盾构机直径达到了14.57米,这高度差不多相当于5层楼,也是目前我国高铁海底隧道建设中所应用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汕汕高铁剩余段通车在望,穿越重重难关,汕头湾海底隧道为沿海高铁网添新彩

穿越17条断层,汕头湾海底隧道施工难度堪称“地狱级别”

为何会采用这样的设计呢?这就不得不深入探究汕头湾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汕头湾海域地处8度高烈度地震区,而这条隧道总共需要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其中,最硬的区域要穿越坚硬无比的花岗岩,而最薄弱的区域则仅有2米多厚的薄弱岩盖。用建设者们形象的话来说:“建高铁海底隧道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在这里都一一出现了。”

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汕汕高铁剩余段通车在望,穿越重重难关,汕头湾海底隧道为沿海高铁网添新彩

汕汕高铁剩余段预计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汕汕高铁正线全长约162公里,它连接着广东的汕尾和汕头两座城市。其中,汕头南至汕尾段已于2023年底先行通车。而今天成功贯通的这一段,也就是包含了最难攻克的汕头湾海底隧道的部分,在贯通之后,预计今年年底将具备通车条件。

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汕汕高铁剩余段通车在望,穿越重重难关,汕头湾海底隧道为沿海高铁网添新彩

中铁十四局汕汕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安夫顺表示: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严重问题,比如刀盘卡顿、盾尾出现涌水涌泥、刀具磨损等。而且,施工团队还需要在海底频繁更换刀具,甚至要进行带压进仓作业。为此,他们首次创新采用了刀间距为90毫米的常压刀盘。刀间距越小,刀具数量就越多,这样常压刀盘就能有效增强滚刀在硬岩地层中的破岩效率。

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汕汕高铁剩余段通车在望,穿越重重难关,汕头湾海底隧道为沿海高铁网添新彩

项目团队为了攻克难关,首先要克服近百米的超高水压。他们通过进行海上注浆和洞内注浆,再运用高精度控制技术进行爆破,最大程度减小对周围岩层的扰动。

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汕汕高铁剩余段通车在望,穿越重重难关,汕头湾海底隧道为沿海高铁网添新彩

此外,在高铁海底隧道后期运营阶段,还需要应对减震隔震和断层活动、水下水压高和腐蚀性强这两大难题。

中国铁设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设计工程师霍飞介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对盾构管片的防水垫进行了多次优化,同时研制出了新型的抗裂材料,有效降低了海水渗漏和隧道开裂腐蚀的风险。

本文围绕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这一核心事件,介绍了隧道的特点、建设难度、汕汕高铁建设进展等内容。建设团队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难题,通过创新技术和积极应对措施,不仅实现了隧道贯通,还为后期运营做好了准备。这一成果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促进区域交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493.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