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加持,亿航智能引领低空经济商业化新征程,亿航智能获首张运营合格证,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加速

亿航智能获得低空经济首张运营合格证(OC)这一重要事件,介绍了相关运营航司获证情况、公司背景,阐述了该合格证的意义及后续运营规划,还分析了其对行业的影响。

在低空经济领域,首张运营合格证(Operation Certificate,以下简称OC)终于尘埃落定,幸运儿正是亿航智能。3月30日晚间,亿航智能通过其官方公众号正式发布消息,公司旗下EH216 – 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相关运营航司已成功获得OC。

公众号文章详细说明,在3月28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通航)以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亿航智能:可在广州、合肥相关运营点体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天眼查等平台查询得知,亿航通航是亿航智能的全资子公司,于2021年成立,其业务重点聚焦于城市空中交通运营。而合翼航空则是一家合资公司,由合肥市国资平台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4%)与亿航通航(持股31%)等共同出资组建,它也是安徽省第一家专注于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的企业。

此前,亿航智能的EH216 – 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就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全球首个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这适航三证(TC/PC/AC)的获得,成功解决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制造与生产方面的难题。

而此次亿航智能获得的OC,意义同样重大,它解决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起飞”的问题。OC的作用是确认载人类航空器符合安全标准和运营要求,持有该证的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开展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这一事件也标志着低空载人服务及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正式开启了商业化进程,正逐步迈向大众消费阶段。

亿航智能方面在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资料中透露,接下来市民和消费者可以前往广州和合肥的相关运营点,购票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以及丰富多彩的商业载人服务。并且,未来运营商将依据运营情况,合法合规地逐步开拓城市通勤等更多应用场景。

从亿航智能今年3月中旬发布的年报来看,2024年公司表现十分出色,收入达到4.562亿元,同比增长288.5%。同时,全年销售与交付EH216系列产品数量为216架,相较于2023年的52架,增长了315.4%。

当时,亿航智能方面还向记者介绍,公司位于云浮的生产基地正计划推进第二期扩建(24000平方米),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总体年产能1000架。

分析称有望加速其他企业申请进程

记者进一步查询了解到,亿航此次获得的OC显示,运行种类为留空飞行,经营种类为载人类。留空飞行,指的是同一起降场地(点)的飞行活动,类似于民航中所说的“本场飞行”;载人类则意味着其核心是为特定任务或需求提供载人服务,而非单纯的旅客运输。如果未来想要扩展到“载客类”业务,还需要提交额外的合规申请。

此外,据开源证券研报分析,此前亿航获得的TC对于系统运行存在较多限制。例如,其最大飞行高度为120m(离地)、1000m(离平均海平面),并且无法在雨、雪、雷暴、结冰、沙尘暴、大雾等气象条件下运行。同时,EH216 – S被限制在昼间、隔离空域内、人口稀少区上空、远程机组视线范围内飞行。

“结合适航证中的认定,可以认为,亿航EH216 – S短期内不适用于城市低空飞行,常见使用场景应为旅游区内观光。”上述研报明确指出。

不过,开源证券也分析认为,随着OC的颁发,低空经济已经迎来了从宏观(国家层面产业规划)到中观(各地地方补贴)再到微观(基建主机招标、应用场景打造)的纵向落地。亿航智能的资质闭环为全球低空经济运营商树立了标杆,预计将加速其他企业申请OC的进程,推动行业从政策试点向商业化运营全面过渡。

亿航智能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材料中也提及,公司今后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逐步扩大和增加商业运营点,在广州、合肥及全国各区域布局更多低空交通运营中心,助力各地方运营主体申请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本文围绕亿航智能获得低空经济首张运营合格证展开,介绍了获证企业情况、该证意义及后续运营规划,还分析了此前适航证限制和OC颁发对行业的影响,指出亿航智能此举推动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有望引领行业从政策试点迈向全面运营。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272.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