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区到多领域,江苏“无废”理念的全面绽放

本文聚焦3月30日国际无废日,介绍自2022年起江苏率先在全国推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成果。通过记者实地探访,展示了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景区、常州武进绿建区、宿迁泗洪县等地在“无废”建设方面的实践,涵盖了旅游、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还提及江苏在“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整体情况。

在3月30日这个国际无废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江苏。自2022年开始,江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启了全域“无废城市”的建设征程,积极推动城市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如今,将近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江苏在“无废”建设方面究竟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呢?让我们一同去探寻。

江苏台记者郑伟来到了红山森林动物园。这里可不只是热门的旅游景点,更是南京首批“无废”景区。郑伟手持一杯“零碳”拿铁,向大家介绍道:“您瞧,我手中的这杯‘零碳’拿铁,它的碳排放仅有85克,相比一杯普通的咖啡,碳排放减少了将近500克。”

红山森林动物园科普教育员魏昭然详细解释了这杯“零碳”拿铁背后的“无废”奥秘:“首先在咖啡豆的选择上,我们会优先挑选中国本土优质的咖啡豆,这样在咖啡豆的交通运输环节,就能大大减少碳排放量。再看这咖啡机,它所使用的电力来自于我们头顶的光伏板。而使用过后的咖啡渣,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填埋方式,而是选择就地堆肥,以此实现园内的生态自循环。”

所谓“无废”,并非意味着绝对不产生固体废物,而是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达到最小,实现充分的资源化利用,确保安全处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在红山森林动物园,“无废”理念如同春风一般,吹进了园区的每一个角落。分类式垃圾箱整齐排列,光伏发电板随处可见,就连动物的粪便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宝贵的资源。

红山森林动物园园林管理部部长陈昌菊自豪地说:“我们首创了‘智能一体化卧式密闭发酵罐’,通过这个设备,将收集来的动物粪便转化为有机便肥。这些有机便肥主要用于园内树木和动物青饲料种植基地植物的施肥以及改良土壤,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无废”理念并不仅仅局限于景区。走出红山森林动物园,我们可以看到“无废”的春风已经吹向了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常州武进绿建区是全国唯一的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在这里,装修垃圾经过智能生产线的处理,能够自动进行分类,变成金属、塑料、木材等可再利用资源,进而生产出再生混凝土、再生石子等材料。

环保企业生产部经理蔡润介绍道:“我们的装修垃圾生产线是全国首条规模化、资源化利用的智能化分拣处置产线,年处置量能够达到30万吨,其中95%以上的垃圾都可以转化为再生资源。”

在宿迁,农业废弃物也找到了它们的“新家”。记者在泗洪县魏营镇绿岛项目现场看到,全县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污,被统一运输到这里进行处理。该项目成效显著,使得泗洪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6.05%,实现了畜禽健康养殖与作物种植的双向增收。

德尚(泗洪)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仁丘说:“沼气经过脱硫净化以后可以用于发电,剩下的固体物我们用来生产有机肥。这个站点,一年的沼气产量能够达到1000万立方,发电量为2000万度,产生的效益达到3000万。”

在“十四五”时期,江苏的“无废”建设成果斐然。全省已有9个设区市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28家化工园区按照一园一策的方式稳步推进“无废园区”建设工作。园区内危废综合利用率增长了36.3%,危废填埋率降低了40%。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点约有110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达到了2.69万个。

江苏自2022年率先推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近三年来的成果。从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无废”实践,到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如常州武进绿建区的装修垃圾处理、宿迁泗洪县的畜禽粪污利用等,充分展示了“无废”理念在多领域的落地。同时,“十四五”时期江苏在“无废”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绩,表明江苏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496.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