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女性健康!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会分享养生秘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中医药护佑女性健康”专题发布会展开,介绍了发布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出席嘉宾,还阐述了不同体质女性的中医调理方法,以及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疾病、孕育期调理、孕产妇保健、缓解痛经等方面的应用和建议。

2025年3月17日(周一)上午10: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了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护佑女性健康”专题发布会。此次发布会旨在介绍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并解答记者的提问。

聚焦女性健康!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会分享养生秘籍

发布会上,主持人向各位记者朋友表示欢迎,点明这是该系列的第三场发布会,主题聚焦于“中医药护佑女性健康”。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中医药与妇幼健康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强中医医院妇科建设,另一方面推动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女性健康方面的优势。此次发布会将详细介绍相关工作进展,以及女性养生保健常用的中医药知识和方法。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女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马堃女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罗颂平女士,浙江省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陈飞进先生。首先,由欧阳波副司长介绍有关工作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 欧阳波

聚焦女性健康!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会分享养生秘籍

欧阳波副司长指出,中医调理注重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和调养方法:

1. **气虚体质**:此类体质的人常感疲惫,面色苍白无华,肌肉皮肤松弛,容易多汗,体型有胖有瘦,部分人还容易水肿。调理时应健脾补气,可选用牛肉、大枣、山药等性味平和的健脾益气的药物和食物,避免食用生冷、寒凉以及辛辣的食物。在运动方面,适合低强度运动,要避免剧烈活动。

2. **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易出冷汗。调理时采用补肾温阳的方法,宜选用性味甘温、健脾、温肾的食物和药物,如《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还有韭菜、核桃等。要少进食生冷、油腻的食物,比如螃蟹、柿子等,即使在盛夏,也不宜过食寒凉食品。

3. **阴虚体质**:这类人通常偏瘦,五官和皮肤干燥,容易上火,尤其在晚上易出现盗汗、失眠等症状。宜选择性味甘凉、滋阴的食物,如鸭肉、黑芝麻、百合等药食同源之品,少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羊肉、辣椒、咖啡等。

4. **湿热体质**:面部发油光,容易长痤疮,口干、口苦、口臭,出汗偏粘腻且有异味。可以常食用赤小豆、黄瓜、苦瓜、冬瓜等寒凉苦寒、清热利湿的食物,还可适量饮用绿茶、菊花茶、荷叶茶等茶品。少吃羊肉、辣椒、花椒等辛温助阳助热的食品。运动方面可适当加大运动量,如中长跑、快走、游泳、各种球类运动等。

5. **血瘀体质**:面色晦暗,口唇和舌有瘀斑、瘀点,皮肤色素容易沉着,如黄褐斑、黑眼圈较重,四肢易出现瘀血、紫青症状。可多吃黑木耳、燕麦、山楂等食物,少用酸涩、寒凉的食物,如乌梅、苦瓜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建议进行节奏轻快的舞蹈,也可练习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传统养生功法,促进气血运行。

6. **气郁体质**:往往消瘦,面色忧郁、情绪低落。需理气解郁,适当服用紫苏、薄荷等食物,少吃酸涩的食物,如乌梅、酸枣仁等。

7. **痰湿体质**:皮肤容易分泌油脂,形体肥胖,多为向心性肥胖,腹部脂肪沉积较多,出汗多且黏腻。可选择赤小豆、冬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通过运动进行调节,忌暴饮暴食,少吃肥甘油腻的食物。

8. **过敏体质**:最有效的方法是远离过敏源,多吃富含维C、高蛋白的食物,保证饮食合理、粗细搭配均匀,必要时选择抗过敏的药物。不建议进行高强度运动,春秋季节交替时,更要注意防护。

科技日报记者

记者提问:近年来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疾病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在自我保健方面有哪些建议?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罗颂平

聚焦女性健康!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会分享养生秘籍

罗颂平医生表示,东阳市妇幼保健院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妇幼保健工作,中医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念创新与融合:将中医药治未病传统理念与妇幼保健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妇女儿童提供从疾病预防到健康维护的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理念。

二是服务特色与优势: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应用小儿推拿、中医药贴敷等适宜技术,降低药物使用,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和药物副作用,丰富妇幼保健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可及性和满意度。

三是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推动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建设和发展,促进中西医交流与协作,培养既懂中医又懂妇幼保健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整体学科水平和医疗技术实力。

四是社会效益与示范作用:中医药的应用提高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在浙江省产生广泛示范效应,为其他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中医妇科、中医儿科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目前,医院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集养生、保健、康复、医疗为一体的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妇幼健康格局。

中国青年报记者

记者提问:现在很多孕育期女性想通过中医药调理身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在日常起居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罗颂平

罗颂平医生回答,生育问题涉及夫妻双方,夫妇双方的身体状况是优生优育的基础。对于女方而言,中医认为气血充足是孕育健康宝宝的关键。如今部分女性过度节食减肥,导致营养不足,影响气血。因此,备孕女性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矿物质,可多吃鱼、肉、豆类、奶类、蔬果,以及大枣、桂圆、芝麻、黑豆等食物。

其次是情绪调理。育龄期女性工作和家庭压力较大,从中医角度要注重疏肝,使肝气条达、气血调和,有助于受孕。

再者是月经调节。女性月经受肾 – 天癸 – 冲任 – 子宫轴影响,月经不正常会影响排卵,导致受孕困难。这类女性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往往存在问题,需到妇科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并积极干预。

在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保暖防寒,忌食生冷寒凉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在治疗上,可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调经助孕。育龄期女性要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此外,太冲穴、三阴交穴、内关穴等穴位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可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针灸或针药并用的方法,为受孕创造良好条件。

新华网记者

记者提问:中医药在孕产妇的保健和围产期的调护方面有哪些优势?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调理方法?

浙江省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 陈飞进

陈飞进书记介绍,中医药在孕产妇保健中,秉持“治未病”理念,运用食疗、按摩等方法帮助孕妇增强体质,预防孕期并发症。例如,食用红枣、桂圆、山药等滋阴养血、健脾益气的食物,可改善孕妇体质,增强免疫力。同时,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施治、针灸、按摩等疗法,缓解孕产妇常见症状。如孕晚期艾灸双下肢(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产后腹部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产后便秘,按揉乳房促进乳汁分泌,帮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等。这些方法简单有效,无副作用,被临床医生普遍使用。

在妊娠期糖尿病调理方面,一是饮食上建议孕妇多食用山药、莲子、百合等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二是适当进行轻柔运动,如散步等,调节气血运行,控制血糖水平。三是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黄芪、麦冬、玉竹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清热作用的中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机体代谢能力,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孕妇用药需谨慎,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新华社记者

记者提问:痛经是困扰女性的常见健康问题,有哪些简单易操作的缓解痛经的方法?从中医养生角度,容易痛经的女性在饮食作息以及运动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本文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中医药护佑女性健康”专题发布会,全面介绍了不同体质女性的中医调理方法,以及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疾病、孕育期调理、孕产妇保健、缓解痛经等多方面的应用和建议,充分展现了中医药在保障女性健康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7.html

(0)
melissamelissa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