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三人见义勇为,善举背后是文化与保障的力量

中央政法委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其中有三位山东勇士上榜,介绍了他们的英勇事迹,阐述了他们的善举是齐鲁好人形象的缩影,还提及山东对见义勇为者完善的表彰与保障体系,最后强调见义勇为精神传递的意义。

在最近这段时间,中央政法委于北京正式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见义勇为勇士榜。此次上榜人员是经过综合评审得出的,评审过程综合考虑了网络关注度以及各地各单位的推荐意见,最终共有56位见义勇为勇士光荣登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众多的勇士当中,有三位来自山东,他们分别是:

来自山东省临沂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公交司机张康元。在2025年除夕的那一天,张康元正驾驶着公交车行驶在路上。突然,他发现有市民不慎落入水中。在这危急时刻,他丝毫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了10米高的高桥。冰冷刺骨的河水并没有阻挡他救人的决心,他在河水中奋力地游动,拼尽全力向落水者游去,最终成功将落水者拖上了岸。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铝公司的职工郝正波,在寒冷的冬天里,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当时,有两个孩子因冰面破裂坠入了冰水中,郝正波看到这一幕,立刻冲了过去。他用自己的拳头一下又一下地砸碎冰层,为救援开辟了道路,成功救下了两个孩子。

山东省质量技术审查评价中心有限公司的职员乔威,也有着令人敬佩的表现。当他遇到一辆发生车祸、冒着滚滚浓烟且可能随时爆炸的车辆时,他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不顾个人安危,迅速组织展开救援行动。经过一番努力,他将被困在车内的三人先后救出,避免了伤者遭受二次伤害。

这三位勇士的行为,都是凡人壮举,却让人性的光芒显得格外璀璨。他们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每天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然而,当危急时刻来临,他们内心的善良和正义被瞬间激发。他们超越了凡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将个人的安危完全抛在了脑后,心里只有“顾不上那么多”的念头,毅然决然地向困难前行。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人的生命开辟了一条“通道”,托起了生的希望。正是善良和本能,让他们变得无比勇敢。

这三位闪耀着凡人微光的勇士,也是齐鲁好人这一形象的生动缩影与具体体现。山东作为文化高地,有着与人为善的深厚文化传统,也有着层出不穷的善举实践。比如,山东籍救人英雄栾留伟在河北勇救3名落水儿童后,因体力不支不慎溺水身亡;山东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彩山庄村人王龙,在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西池村河边勇救一对落水母子,最终也因体力不支不幸遇难。截至2023年底,山东全省累计确认表彰见义勇为人员3500余人,还对403名见义勇为人员进行了救助帮扶和走访慰问。善意、勇敢与朴实的品质深深扎根在齐鲁大地上,孕育出了无数的善举与善心。

我们崇尚英雄,更不能让英雄的热心遭遇“冷遇”。山东英雄频出,这离不开当地对见义勇为者的积极引导以及完善的表彰与保障体系建设。其中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快速认定。就像郝正波,他在一月底实施了善举,到二月就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此外,山东还做到了奖励与保障并重,建立了“见义勇为发生即发现、发现即确认、确认即表彰、表彰即宣传”的工作机制。随着见义勇为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见义勇为者再也不用为后顾之忧而担忧,他们向善向勇的心得到了坚实的保障,这也让更多的人愿意见义勇为、敢于见义勇为、勇于见义勇为。

以王龙为例,他在救人牺牲后,宁阳县委、县政府迅速做出决定,追授王龙“新时代宁阳楷模”荣誉称号,向王龙的亲属发放了100万元慰问金。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安排将王龙的孩子抚养到18周岁,并对王龙的父母进行了妥善照顾。

见义勇为的精神火炬,在一次次的壮举中不断传递,在完善的表彰与保障体系中得到精心呵护。每一个人在看到这些勇士的事迹时,都会被深深感动,而这种感动又让这精神火炬燃烧得更加明亮。这些善举汇聚成了大善大爱,点亮了齐鲁大地,也引导着我们共同创建一个互爱和谐的社会。

本文介绍了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中三位山东勇士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凡人善举中的人性光辉,指出他们是齐鲁好人的缩影。同时阐述了山东完善的见义勇为表彰与保障体系,强调了该体系对鼓励更多人见义勇为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见义勇为精神传递的意义,呼吁共创互爱和谐社会。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736.html

(0)
melissamelissa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