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聚焦新质生产力,中关村综保区管理办法引领创新发展,1. 中关村综保区管理办法发布,开启研发型智慧综保区新时代

2025年3月29日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正式发布并自3月21日起施行的《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阐述了该办法在战略定位、管理机制、产业布局、政策突破和未来愿景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其对中关村综保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聚焦研发创新特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完善保税业务谱系、发挥“四区”叠加优势以及打造智慧综保区标杆,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3. 聚焦新质生产力,中关村综保区管理办法引领创新发展,1. 中关村综保区管理办法发布,开启研发型智慧综保区新时代

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国际技术交易对接会——亚太创新技术产业对接合作专场”上,《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且自2025年3月21日起施行。这22条管理办法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的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战略定位:“双轮驱动”锚定发展坐标

《办法》清晰明确,中关村综保区将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这一主线。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开拓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业务领域。同时,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致力于打造成为高水平开放创新发展的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管理机制:“三位一体”激活治理效能

《办法》对管理机制做出了详细规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由海淀区代管,其下设的综保区管理处承担着综保区的经济管理职责,统筹管理和协调综保区的有关行政事务。综保区运营主体享有综保区开发建设权以及对所投资项目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在“管理机构 + 平台公司”的管理架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海关及海淀区属地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专门研究和协调综保区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项目,确保管理高效有序。

产业布局:“2 + 2 + N”锻造创新链

《办法》精准定位中关村综保区的产业方向。以“研发创新”为主要特征,以“保税研发”为主要功能,聚焦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这两个核心领域,同时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总部经济、融资租赁、跨境电商、国际服务外包等N个新型贸易服务业态,形成丰富多样的“2 + 2 + N”保税业务谱系。并且,在产业准入、产业优化、产业服务、产业扶持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支持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突破:“四区叠加”释放制度红利

《办法》指出,中关村综保区将在“保税、免税、退税、免证”等基础政策之上,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叠加优势。将中关村综保区作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优先适用各类创新制度举措和便利化措施。在综保区内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政策创新,为企业营造宽松包容、安全可控的发展环境,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

未来愿景:“数智标杆”引领开放创新

《办法》为中关村综保区描绘了美好的未来愿景。实行以“嵌入式联网监管”为核心、非必要无阻断的海关创新监管模式,持续完善“电子围网 + 智能通道 + 电子围栏”和“综保区数智监管辅助平台”的“3 + 1”智慧监管体系。同时,在智慧监管、空间运营、绩效评估、服务保障、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不断完善基础保障措施。

未来,中关村综保区将根据具体需求,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针对重点条款编制详细的具体实施细则。随着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的逐步落地实施,中关村综保区作为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将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加快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实现政策红利与创新动能同频共振,全力打造全国研发型智慧综合保税区的新标杆。

本文围绕《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展开,介绍了其发布情况,从战略定位、管理机制、产业布局、政策突破和未来愿景等方面阐述了办法内容,表明该办法将为中关村综保区带来制度保障,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有望打造全国研发型智慧综合保税区新标杆。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935.html

(0)
melissamelissa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