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关键任务揭秘,教育强国背景下,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将大展拳脚

本文围绕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展开,介绍了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的关键之年,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展望、重点任务及相关举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1日消息,今年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重要一年。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指出,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将展望未来十年,谋划接下来的五年,立足当前三年。要从赋能全局的高度出发,加快试点先行的进度,激发协同创新的力度,在落实重点任务方面下足功夫,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5年,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关键任务揭秘,教育强国背景下,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将大展拳脚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摄

具体而言,将以示范项目来支撑重大任务。在技术创新应用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人工智能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一方面要加快领域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试点工作,在确保规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示范应用;另一方面要研制面向人工智能的语言资源建设、管理、应用标准,特别是语料和数据质量评价标准等。

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语言文字服务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要实施国家关键语料库建设计划,积极建设大规模中文语料库等。而在关键领域赋能上,信息技术在构建国家语言服务体系中具有全局优势。要研制大语言模型能力素养框架(师生版),推进甲骨文数字化共享,实施中华文化优秀课程多语种数字化传播计划等。

此外,刘培俊还介绍了多项工作原则和方向。要坚持需求牵引,加快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语言资源信息库;坚持深度融合,推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大语言模型等创新应用;坚持资源开发,分类建设基础性、应用性、战略性、特色性等多类高质量语言资源;坚持数据应用,支持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新产品、新职业、新业态发展;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数字中文发挥立德树人的基础作用、推进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传承中华文化的根脉作用、赋能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和服务社会需求的民生作用。

同时,刘培俊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地一策、一校一品”的数字中文建设计划,支持创建试验区和示范点,营造稳中求进、务求实效、数字赋能的良好氛围。

本文围绕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详细阐述了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规划、重点任务以及相关原则和鼓励措施,旨在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048.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