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测试评价规程落地,赛力斯深蓝成首批受益者,国内首个增程器评价规程发布,赛力斯和深蓝汽车率先获认证引领行业新发展

3月18日中国汽研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赛力斯和深蓝汽车颁发“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事件。阐述了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情况,增程器的作用,以及国内首个《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测试评价规程》的制定背景、内容和意义。该规程从能效系数、能量密度、振动噪声三大维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发展。

在3月18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中国汽研携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举行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为赛力斯和深蓝汽车隆重颁发“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举措可不是简单的仪式,它背后蕴含着重大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增程器技术正式迈入标准化发展的崭新阶段。

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测试评价规程落地,赛力斯深蓝成首批受益者,国内首个增程器评价规程发布,赛力斯和深蓝汽车率先获认证引领行业新发展

发布现场的画面格外引人注目。(图片由中国汽研提供)

随着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高速发展,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一直备受市场的青睐。它已经连续三年保持着三位数的增长速度,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惊叹。

增程器,对于增程式电动车来说,就像是一个强大的“充电宝”。它通过燃烧燃油来发电,为电动车的电池补充能量。可以说,增程器的综合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和续航能力。如果增程器性能不佳,那么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动力不足、续航里程缩短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然而,在过去,针对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行业内一直处于一种缺乏统一技术评价体系的状态。这就好比在一个没有规则的赛场上比赛,大家都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对手。中国汽研的专家介绍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汽研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经过不懈努力,制定并发布了国内首个《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测试评价规程》。这个规程从能效系数、能量密度、振动噪声这三大维度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有了这个体系,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就有了最直观的参考依据,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不同车型增程器的性能优劣;同时,也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明确的对标方向,让企业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提升增程器的性能。

据了解,该评价体系的认证过程十分严格。增程器要想获得“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的称号,必须通过实验室的严苛测试,并且要求三大维度的核心指标同步达标才行。测试数据显示出了我国增程器技术的强大实力。我国头部企业增程器的能量转换系数,也就是油电转换系数普遍突破了3.5kWh/L。通俗地理解,油电转换系数就是1升汽油能发多少度电,这个数值越高就越省油。而国外多数车型增程器的能量转换系数低于3.2 kWh/L,这表明我国自主品牌增程器在油电转换效率上已经大部分超越了国际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评价体系还首次提出了“质量能量密度”指标。简单来说,就是“一斤发电系统(增程器)能发出多少电”。“质量能量密度”越高,就意味着增程器能用更轻的身板发出更多的电能。这样一来,汽车就能跑得更远,动力也会更足。

中国汽研专家透露,为了确定测评维度,他们邀请了近20位行业专家共同研究,经过反复论证,历时1年多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下来。三大维度的核心指标既考虑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比如消费者希望汽车动力足、续航长、驾驶安静等;也兼顾了企业的技术可行性,让企业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随着《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测试评价规程》的发布启用,它将更加有力地推动行业的技术规范发展。不仅如此,还有望推动中国方案在全球的话语权,为我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与国际化拓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本文围绕赛力斯和深蓝汽车获得“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展开,介绍了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情况、增程器作用,重点阐述国内首个《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测试评价规程》的制定背景、内容及意义,显示我国增程器技术在标准化发展和性能上取得显著进展,有望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和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41.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