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控科技:突破“卡脖子”技术,拓展产业新边界,丰台区与交控科技:产业协同,共铸轨道交通辉煌

本文聚焦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介绍了其发展历程、技术突破、项目成果以及技术迭代情况。同时阐述了丰台区和北京市为交控科技提供的政策、资金、平台等多方面支持,还提及交控科技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展现了企业在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丰台区的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控科技”)。交控科技成立于2009年,彼时正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交控科技常务副总裁王伟回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大城市运输难题的关键所在。而当时3G技术的蓬勃兴起,更为交控科技研发“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交控科技:突破“卡脖子”技术,拓展产业新边界,丰台区与交控科技:产业协同,共铸轨道交通辉煌

自成立伊始,交控科技就将目光精准地锁定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这一“卡脖子”领域。在当时,全球仅有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掌握CBTC核心技术。然而,交控科技凭借着坚韧不拔的自主创新精神,成功成为中国第一家突破该技术的企业,也让中国跻身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国家之列。近年来,依托公司牵头建设的多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交控科技引领我国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逐步“领跑”的华丽转身,将自主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交控科技承接了北京亦庄线项目。在北京市“首台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自主研发的CBTC系统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王伟回忆道,在公司投标第一个项目时,“技术成熟度”这一硬性要求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难题。“在公司关键的起步阶段,丰台区给予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和贴心的管家式服务,积极强化对上沟通论证,最终为我们争取到了北京市对于这类‘卡脖子’项目的特殊支持。”王伟说道。北京市发改委通过“首台套”政策,优先支持自主化技术应用落地,帮助交控科技拿到了首个订单,成功跨越了市场准入门槛。此后,国家和北京市持续为公司提供资金与平台支持,用于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车车通信和虚拟编组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此后,交控科技相继出色完成了北京燕房线、大兴机场线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其中,燕房线实现了全自动运行,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大兴机场线设计速度高达160公里/小时,是当时全球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目前,交控科技已为全国32个城市的70余条线路提供服务,始终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在技术迭代方面,交控科技以CBTC为起点,逐步攻克了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等技术难题,并积极布局“虚拟编组”等下一代技术。“虚拟编组”技术能够通过动态调整列车编组,实现高峰时段大编组、平峰时段小编组运行,有效提升了列车的运行效率。此外,公司还将技术拓展至重载铁路领域,例如朔黄重载铁路项目,使列车平均发车间隔从11分钟缩短至7.3分钟,整体系统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交控科技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安全调度等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将业务拓展至低空经济领域。通过场景应用带动技术迭代,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增长空间,全力助推低空产业实现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

交控科技:突破“卡脖子”技术,拓展产业新边界,丰台区与交控科技:产业协同,共铸轨道交通辉煌

交控科技所在的中关村丰台园,是北京市轨道交通产业的核心承载区,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2024年,园区轨道交通产业年营收高达2600亿元,自2015年突破千亿规模后,持续领跑全国。在城六区工业整体收缩的大背景下,丰台园通过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强化政策赋能、推动跨界创新,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丰台区依托《“十四五”时期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形成了市区联动的支持体系。针对创新资源短板问题,丰台区积极引入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大、铁科院等高校院所,与驻区企业共建研发平台。以交控科技为例,其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丰台区人民政府等合作方共同设立“联合基金”,目前已支持173项基础研究项目,吸引了200余位国内外团队的青年学者参与研究。这一创新机制有效激发了人才、企业、行业、社会的创新活力。

交控科技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丰台区对主导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丰台区实施“倍增计划”“伙伴计划”,不断优化产业协同生态。同时,依托北京市“服务包”制度首创“一卡三包四清单”服务机制,建立了由全区超600名干部全面联系企业的服务体系。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轨道交通链长单位,由区领导担任服务管家,能够便捷高效地参与政府产业决策,满足发展需求。在轨道交通智能化的浪潮中,交控科技等链长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实现升级,其自主化信号控制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交控科技的成功,更得益于北京市的政策与产业生态支持。王伟表示,北京市的独特优势在于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政府引导方向,高校、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企业主导转化,用户如北京地铁等参与验证。这种模式在丰台科技园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全国近半数轨道交通企业在此集聚,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例如,交控科技与合作伙伴共建实验室,联合测试新装备,形成了“研究 – 开发 – 应用”的完整闭环。

在营商环境方面,北京市从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到政策试点,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多层次的支持。交控科技通过设立“联合基金”,吸引高校教师参与技术攻关。公司还将自主化技术输出至“一带一路”国家,如已应用于越南河内的“吉灵 – 河东”轻轨项目,而北京市的开放政策为其海外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本文介绍了交控科技从成立到突破核心技术、完成多个重大项目、进行技术迭代以及拓展业务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时阐述了丰台区和北京市为其提供的多方面支持,包括政策、资金、平台等。交控科技在多方支持下取得显著成就,不仅在轨道交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新兴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085.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