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员脱困,马斯克成赢家?NASA面临利益冲突隐忧

两名美国宇航员因波音“星际客机”故障滞留太空286天后,搭乘SpaceX的“龙”飞船返回地球的事件。详细介绍了他们被困太空的缘由、返回地球后面临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同时分析了此次事件中SpaceX、波音以及NASA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博弈。

美国宇航员脱困,马斯克成赢家?NASA面临利益冲突隐忧

美国宇航员脱困,马斯克成赢家?NASA面临利益冲突隐忧

当地时间3月18日下午6时左右,一个令人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两名在美国太空已经滞留超过9个月的宇航员,搭乘着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赫赫有名的“龙”飞船,缓缓地返回了地球。这一事件,也为美国宇航局(NASA)那充满了争议的载人航天任务,画上了一个迟来却又意义非凡的句号。

原本,这两名宇航员的计划十分简单明了。他们原定执行为期8天的太空任务,就像一场短暂而又充满挑战的太空之旅。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出现了严重故障,这一故障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行程。他们被迫在太空中“漂流”了整整286天,围绕着地球旋转了近4600圈。如今,他们终于不再受困于那浩瀚无垠的太空,但长时间的太空滞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多方面的潜在影响。

困在太空

故事要从去年说起,现年59岁的威廉姆斯和62岁的威尔莫尔,怀揣着对太空探索的梦想和使命,于去年6月5日踏上了波音“星际客机”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之旅。经过一天的飞行,他们在6月6日顺利抵达了国际空间站。按照最初的计划,他们本应在6月14日就踏上返航之路。这次任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对飞船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以便在未来,“星际客机”能够成为SpaceX载人“龙”飞船的替代选项。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们。由于推进器故障以及氦气泄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星际客机”的返航时间不得不一再推迟。每一次推迟,都像是给他们的归乡之路又添了一道枷锁。最终,出于安全方面的慎重考虑,“星际客机”在去年8月选择空载返回地球,而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则被迫滞留在了国际空间站。

去年9月,“龙”飞船载着另外两名执行SpaceX“Crew – 9”任务的宇航员抵达了国际空间站。当时,“龙”飞船也计划接回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但令人意外的是,两人并没有马上选择返航,而是怀着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和敬业精神,同意加入“Crew – 9”为期6个月的国际空间站科学轮换任务,一直坚持到了今年2月。

到了去年12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SpaceX运送“龙”飞船的火箭出现了状况,两人的返回计划再次被推迟,这一次,推迟到了3月。不过,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和担忧,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一直坚定地坚称,他们延长在空间站的逗留时间,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并非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是“被困”在了空间站。

“重新学习”

经过漫长的286天等待,以及近17小时的飞行,两名滞留宇航员终于成功回归地球。3月18日当天,在医疗团队的悉心协助下,他们依次出舱。出舱的那一刻,他们面带微笑,向迎接他们的团队挥手致意,那笑容中,既有对回家的喜悦,也有历经磨难后的释然。

作为NASA单次任务时长排名第七的宇航员,在过去的9个多月里,他们的境遇一直备受全球关注。然而,如今他们回到地球,面临的挑战却并未结束。

威廉姆斯此前就曾表示,回到地球后,她甚至需要重新学习如何走路。因为在过去的9个月里,她已经习惯了太空的无重力环境,整日飘浮在太空站内,几乎没有坐下或躺下过。

太空专家指出,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时间停留,会导致人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诸多变化。

在生理方面,NASA表示,在太空中,宇航员失去了地球大气层和行星磁场的保护,高能辐射会增加人体DNA损伤、神经退行性影响、免疫系统失调等方面的风险。不过,好在国际空间站位于近地轨道上,宇航员至少能部分受到地球磁层的保护,从而免受深空辐射的严重影响。

美国联邦卫生机构也提到,由于太空中没有地球引力,支撑人体重量的骨骼平均每月会损失1%至1.5%的矿物质密度。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不保持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肌肉流失的速度会比在地球上更快。此外,失重还会使血液和体液向上流动,导致面部肿胀和颅内压升高,进而造成视力受损等问题。

在心理方面,长时间生活在狭小、孤立的空间中,对宇航员的心理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这可能导致他们出现睡眠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和情绪紊乱等症状。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在国际空间站连线时,就曾多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们表示迫不及待地想回到亲人身边。

据悉,接下来,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将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接受短期隔离和医学评估,然后与家人团聚。之后,他们还将展开为期45天的恢复计划,其中包括训练、医疗以及科学测试等多个方面。

曾在太空单次停留371天的美国宇航员弗兰克·卢比奥说:“你能非常快地适应太空生活,但返回地球的重新适应过程有时会更长。”

赢家输家

随着“龙”飞船顺利溅落海上,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X上向SpaceX和NASA表示了祝贺,并且特别感谢特朗普“优先考虑这次任务!”此前,马斯克曾多次声称,自己曾提出让SpaceX带宇航员回来,但遭到了拜登政府的拒绝。

白宫当天也在X上发文,标榜总统兑现了“营救宇航员”的承诺。而特朗普前一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件事始于我要求马斯克接回被遗弃的宇航员,因为拜登政府没能力做到这点……”

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邀功的行为并不让人意外,但事实上,他在这次事件中的“参与”较为有限。

NASA官员称,制定太空任务时间表,主要是基于太空舱准备就绪、发射台空闲的时间等多重因素。NASA商业载人航天计划的项目经理斯蒂奇表示:“在总统和马斯克发表一些言论前,我们早已研究这个问题。”

更为微妙的是,尽管特朗普一直对太空探索充满着迷,但眼下,NASA与总统及其顾问马斯克的关系略显尴尬。

一方面,受特朗普指示,马斯克正领导着政府效率部为联邦机构“动手术”,其中包括计划削减NASA近地轨道业务、“买断”数百名员工、关闭NASA多个部门等。

另一方面,SpaceX的“龙”飞船已经成为NASA运送美国宇航员往返空间站的可靠主力。而且,马斯克的野心远不止于近地轨道,SpaceX的“星际飞船”专为执行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务而设计,并且已经获得了NASA的合同,这进一步巩固了SpaceX在NASA长期计划中的重要地位。

有观察人士称,在这次“营救”行动中,最大赢家非马斯克莫属,而最大输家则是波音。多年来,这家拥有108年历史的航空航天巨头饱受技术、安全和工程等问题的困扰。如今,“星际客机”空载返航,NASA悄悄安排“龙”飞船接回宇航员,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波音的步履蹒跚,与SpaceX的蒸蒸日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随着NASA对SpaceX的依赖日益加深,马斯克对美国太空政策的影响力也日渐上升,外界开始担心,利益冲突的问题会愈发凸显。

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成员在致NASA的一封信中警告称,政府效率部对NASA的审计可能会对公平竞争构成风险,马斯克可能在不遵守NASA采购规则的情况下获取此类数据,这将威胁到NASA未来决策的完整性。

本文围绕美国两名宇航员太空滞留286天后返回地球这一事件展开,详细阐述了他们被困的过程、返回地球后面临的挑战,以及事件背后SpaceX、波音和NASA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利益博弈。此次事件不仅凸显了太空探索的艰难和风险,也反映出美国航天领域的竞争格局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12.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