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正值周末,北京怀柔消防接到求助,三名男子爬山时一人扭伤脚踝被困山中,消防员迅速出动,利用无人机查看情况后进山搜索,历经艰难找到伤者并进行处理,最终将其安全抬下山送上救护车,同时消防部门提示爬山应选择有安全保障的路线。
3月23日,一个宁静的周末,本应是人们享受闲暇时光的日子。然而,北京怀柔消防却接到了一则紧急求助信息:有人在登山期间受伤被困在了山中。接到消息后,消防人员迅速展开行动,首先使用无人机查看大致情况,随后便毅然决然地进山展开搜索。
“我周围全是灌木丛,没看到无人机,但是我能听到无人机的声音。”3月23日15时21分,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桥梓消防站的报警铃声突然响起。报警内容显示,在怀柔区桥梓镇的一座野山上,三名男子在爬山过程中,其中一人不慎扭伤了脚踝,剧烈的疼痛让他无法自行下山,只能被困在山中,情况十分危急,急需救援。
接警后,桥梓消防站的消防员们争分夺秒,迅速整理好救援装备,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16时37分,救援人员顺利到达山脚下。为了尽快确定被困者的位置,他们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方位查看。然而,由于被困人身处灌木丛之中,视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他并没有看到无人机,只能隐约听到无人机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通过无人机,救援人员了解到被困者所处的位置十分偏僻,而且山上根本没有正规的路径。这无疑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简单了解情况后,救援人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携带好担架、救援器材、急救药品等装备,义无反顾地向山上进发。野山的地形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到处都是荆棘丛生,怪石嶙峋。救援人员每向前迈出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摔倒受伤。
由于没有明确的道路指引,救援人员只能依靠报警人提供的大致方向摸索前行。一路上,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器材装备,树枝不时地勾住他们的救援服,脚下的石块也松动易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一步一步地朝着被困者的方向前进。经过一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消防员们终于找到了被困的三名男子。此时,受伤男子正靠在一旁的树干上,他受伤的脚踝处已经明显肿胀,显然扭伤得十分严重,根本无法正常行走。
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温度也开始下降。救援人员深知时间紧迫,他们迅速对伤者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和固定,目的是减轻他的痛苦,防止伤势进一步恶化。
随后,救援人员抬着担架开始将伤者往山下转移。下山的路同样艰难,狭窄的山间小道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担架根本无法正常抬起。救援人员只能小心翼翼地将担架倾斜,让其顺着地势缓慢移动。遇到陡峭的山坡时,他们就用绳索固定担架,一人在前拉,几人在后缓慢下放,确保担架始终保持平衡,避免伤者受到二次伤害。
“稳住,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救援人员彼此提醒着,他们相互配合,齐心协力。途中,担架还多次被树枝、石块卡住,救援人员不得不停下,小心地清理障碍物,重新调整担架位置。终于,在19时33分,大家成功将伤者安全抬到了山下,并送上了早已等候的救护车。
最后,怀柔消防特别提示广大市民:野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复杂的地形、容易迷路等。因此,大家在爬山时,要尽量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景区和登山路线,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的安全。
本文主要记录了3月23日北京怀柔消防救援三名被困登山者的全过程。消防员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响应,利用无人机初步了解情况后,克服野山地形复杂、无正规路径等困难,历经数小时找到受伤男子,对其进行伤口处理后安全抬下山。体现了消防员的专业和敬业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爬山要选择有安全保障的路线。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