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种子大能量,绵阳小枧镇农业发展谱新篇,四川绵阳小枧镇:农业“芯片库”孕育致富希望

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的农业发展情况,聚焦川北种质资源库,介绍了其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及从这里诞生的种子如何在当地催生富民兴农大产业。

在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那一大片连绵不绝的油菜田。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

此时,四川油菜创新团队专家丁磊正蹲在田埂上,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油菜花的长势。他时而凑近仔细查看花朵的形态,时而轻轻触摸油菜的茎秆,仿佛在与这些油菜花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经营着这片百亩油菜示范基地的小枧镇种植大户罗巍紧紧跟在他的身后,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学习的渴望。他不时掏出手机,认真地记录着丁磊所说的每一个管护要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两人身后那金色花海的尽头,便是川北种质资源库。这座资源库宛如一个神秘的宝藏,静静地守护着农业的未来。而这片百亩油菜基地的种子,正是在这里精心培育出来的。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丹介绍道:“这里集齐了小麦、水稻、油菜等多种作物的种质资源,目前库存已经达到了2.2万余份,而且最大库容可达10万份。它就相当于农业的‘芯片库’,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去年,从川北种质资源库走出的“一年两收”红薯种苗,在试验田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亩产达到了2000多公斤,这一数据就像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了红薯种植的新道路。在隔壁的薯类育种实验室温室大棚内,架子上整齐地排列着数百个覆着塑料膜的实验地垄。这些地垄里孕育着的不仅仅是红薯的种子,更是红薯增产的无限希望。

这些从川北种质资源库实验室诞生的小种子,就像一群充满活力的小精灵,在小枧镇的田野间催生了富民兴农的大产业。

罗巍流转的上百亩土地,在他的精心规划和科学种植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收油菜,那金黄的菜籽仿佛是大地给予的金色馈赠;夏种玉米,粗壮的玉米秆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秋播小麦,绿油油的麦苗为田野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预计全年收入可达70万元,这不仅是罗巍辛勤付出的回报,更是小枧镇农业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绵阳蔬菜种子年销售达600万公斤,产值超5亿元。其中,莴笋种子销量约占全国一半。这样的数据充分展示了绵阳在蔬菜种子产业方面的强大实力和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四川绵阳小枧镇雨凤村农业发展情况的描述,展现了川北种质资源库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小种子如何在当地催生富民兴农的大产业。罗巍等种植户的丰收成果和绵阳蔬菜种子产业的良好数据,都体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596.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