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科技大厂在大模型时代C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介绍了百度、腾讯、阿里、字节等大厂在AI超级应用方面的动作,分析了市场现状、竞争态势以及盈利模式等问题,并探讨了谁能成为下一个超级应用。
在大模型时代的浪潮中,科技大厂们犹如英勇的战士,纷纷摩拳擦掌,都渴望成为超级应用领域的王者。究竟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C端流量入口,复制过往的辉煌呢?目前来看,这场角逐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刻。
3月31日,百度旗下的文小言宣布完成品牌焕新与功能升级,这成为了近期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动态。此次升级后,文小言不仅支持DeepSeek等多模型融合调度,还升级了全新语音大模型、图片问答、AI生图生视频等多项能力。事实上,自DeepSeek在今年春节前后在大模型C端市场爆火以来,整个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一向低调的腾讯元宝开启了下乡刷墙行动,阿里推出新夸克并将其定位为“AI超级框”,通用智能体Manus的邀请码更是一票难求,这些现象都成为了这场激烈竞争的时代注脚。
对于拥有更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科技大厂们来说,抢到大模型时代的C端流量入口,无疑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他们希望能够像在过去的时代一样,凭借自身的优势,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超级应用。
百度加码C端
在C端市场,简单好用是永恒的真理,这也是科技大厂们努力的方向。百度旗下的文小言在通向这个目标的路径上,选择了更加开放的策略。据了解,新升级的文小言除了整合百度自研的文心X1、文心4.5等模型外,还接入了DeepSeek – R1、可灵等第三方优质模型。
百度AI产品创新业务负责人薛苏向媒体记者介绍,原来文小言的底层采用单模型支撑,而现在已经实现了多模型,并可进行不同模型的无缝“热插拔”。他形象地比喻道:“就好像原来是台手动挡的车,现在变成自动挡,再往下走甚至会变成自动驾驶,看上去还是那辆车,但技术含量已经非常不一样。AI的未来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参数比拼,而是如何通过多模型协同,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文小言希望通过开放生态,整合顶尖模型能力,做出更强大、更简单的AI产品。”
薛苏还认为,整个大模型市场的竞争分为底层的模型竞争、中间层的应用竞争以及上层的营销竞争。目前的一个趋势是底层模型越来越强,但应用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用好这些新的模型,产生更好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应用,其实是目前产品层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同时指出,市场上虽然有很多模型,但真正好用的AI产品还是非常稀缺。
文小言的前身是2023年3月率先在国内上线的AI智能助手文心一言。2024年,文心一言更名为更加拟人化的文小言。从百度方面了解到,2024年年终文心一言在全网的MAU(月活跃用户)已破千万。然而,作为AI大模型应用里的老资格,文小言在C端市场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4月2日记者观察到苹果APP Store的免费App排行榜中,DeepSeek和豆包位居前两名,腾讯元宝位列第八,夸克位列第十一,文小言并没有出现在前三十名中。4月3日,记者在vivo手机应用商店观察到,豆包的下载量超过1亿,Kimi下载量超过9000万次,DeepSeek下载量为4298万次,腾讯元宝下载量为3389万次,文小言下载量则是1856万次。
大厂摩拳擦掌
百度并非今年第一个在大模型C端市场有所动作的科技大厂。经过DeepSeek的市场教育,以往更热衷于B端市场的AI大厂们,今年都纷纷在C端应用层面大举投入。
腾讯于去年5月推出的AI智能助手腾讯元宝一改往日低调风格,今年2月率先接入DeepSeek – R1模型,并开始在微信朋友圈、腾讯视频、手机应用市场等流量聚集地打起广告,吸引用户下载。今年3月陆续出现的“母猪产后护理难,问腾讯元宝”“直播带货不会整,问腾讯元宝”等农村刷墙标语,更体现了它的下沉目标。
阿里在2023年10月推出人工智能助手通义千问App,此后改名为通义。今年3月末,通义App宣布其全球用户规模已突破5000万大关。但阿里并不满足于此,今年3月还将旗下的搜索浏览器夸克重整推出,并将之定义为“AI超级框”,早在今年1月夸克就打出“2亿人的AI全能助手”的口号。
字节也准备在大模型C端市场利用起抖音这个巨大的流量池。今年3月消息称,抖音App开始测试接入豆包App的AI能力,并为其开放了两个超级入口。抖音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相关能力测试主要是希望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AI服务。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去年6月,抖音MAU达7.8亿。
然而,在大厂们纷纷摩拳擦掌大举投入背后,大模型C端市场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创业公司方面,DeepSeek目前在C端市场都采取免费模式,月之暗面推出的人工智能助手Kimi此前曾灰度测试过高峰期打赏功能,但目前还未有这一功能大规模上线的消息。科技大厂中,去年5月腾讯元宝App正式上线时,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就曾表示,元宝App暂时没有商业化方面的考虑。而此前曾采取会员制的文心一言近日也放弃了收费模式。
薛苏3月31日在谈到商业模式问题时对媒体记者表示,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首先要找到一个行业是否有真正的用户价值。他认为目前AI赛道的用户价值还在快速迭代和打磨,过多进行商业模式探索可能对产品会造成损失,“我相信好的用户产品一定会有好的商业模式,但时间会有个优先级。”
谁是下一个超级应用
回顾历史,每一个网络时代都有自己的超级应用,如PC时代的百度搜索和QQ,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进入AI时代,DeepSeek在C端市场的爆火让科技大厂们意识到了卡位新时代的重要性,它们都想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下的雄厚资源,成为下一个超级流量入口。
科技大厂们的大举投入,已经改写了AI应用市场格局。以去年的大模型应用市场做对比,QuestMobile统计的2024年AI原生APP用户规模榜单中,从MAU维度来看,豆包(7552万)、Kimi(2101万)、文小言(1224万)当时位列前三,腾讯元宝以210万月活位列第11位。
对于科技大厂今年在C端市场的争相投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大厂投入的核心逻辑在于抢占用户入口与生态壁垒。他同时认为,尽管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但通过C端应用积累用户行为数据、培养使用习惯,可为后续商业化奠定基础。
那么,同样是不差钱、不差技术的科技大厂,谁最有机会做出AI时代的超级应用呢?张孝荣认为,成为AI超级应用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深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的能力以及生态协同能力和商业化路径是否清晰。他指出,大模型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目前谈谁成为超级应用还早,“各家模型现在都是儿童,在不同方面均有所长,目前没有形成决定性的优势。”
行行AI董事长、顺福资本管理合伙人李明顺也认为,科技大厂在C端做AI超级应用包括大模型底座,都是其平台战略的一部分。“大家其实都是想先拿下流量,在未来可以做很多的商业模式,这个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被证明的商业模式,他们应该都想复制。”他还表示,腾讯今年动用巨大资源和资本力推元宝,源于AI超级应用这场竞争它不能输,但阿里、字节等大厂其实同样在做出调整,以弥补之前在大模型C端市场的欠缺。目前这波AI超级应用的PK还没到最后,现在每家已经在C端市场投入重兵,也都看到一些曙光,“因为今年AI应用爆发,而且应用底座已经成熟,如果有机会能在这波拿到亿级的日活用户,那就很牛了。”
本文详细介绍了科技大厂在大模型C端市场的竞争情况,包括百度文小言的升级、腾讯元宝的推广、阿里夸克的定位以及字节利用抖音的布局等。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目前大模型C端市场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科技大厂们都希望通过C端应用积累用户数据、培养用户习惯,为后续商业化奠定基础。然而,谁能成为AI时代的超级应用,目前还难以定论,仍需看各厂在满足用户需求、技术迭代、成本控制、生态协同和商业化路径等方面的表现。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