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维生素:从发现到未来研究的深度剖析

本文围绕维生素展开,介绍了人们对维生素的认知,包括其对健康的益处以及人们通过复合维生素补充的现状。接着讲述了维生素的发现历程,如高木兼宽、卡西米尔·冯克等人的研究,还解释了维生素B族和K族命名中编号缺失的原因,最后探讨了未来新维生素出现的可能性以及营养素研究的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清楚维生素是对身体极为有益的物质。就拿常见的来说,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多吃胡萝卜能有效保护我们的视力;当我们感冒之后,补充一些维生素C,能让身体更快地恢复健康;而经常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让我们的骨头和牙齿更加健康强壮。

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些道理,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均衡摄入各类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食用复合维生素来“自救”。然而,当我们看着维生素片成分表中那些纷繁复杂的名称和字母时,是否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维生素?为什么维生素B族里没有维生素B4、B8、B10和B11,维生素E之后怎么没有维生素F、G、H、I、J,而是直接跳到了维生素K呢?

探寻维生素:从发现到未来研究的深度剖析

图源: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其实在历史上,人类很早就意识到饮食与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不过,直到100多年前,维生素才被正式发现和命名,从而走入了世人的视野。在此之前,人们一直错误地把它当成其他物质。

例如在1838年,荷兰化学家格哈杜斯·约翰内斯·穆德提出,蛋白质才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物质。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蛋白质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真正的营养”。

探寻维生素:从发现到未来研究的深度剖析

高木兼宽以对脚气病防治的贡献著称;需要注意的是,脚气病不是我们常说的脚气,干性脚气病可能会引发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湿性脚气病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图源:Wikipedia

后来,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进一步验证了高木兼宽的假设。他做了一个实验,如果只喂鸽子白米(海员经常吃的米),鸽子就会变得双脚无力,但改喂鸽子糙米后,它们的症状就会缓解。

白米和糙米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去除掉了稻谷外层的壳、糠层和胚芽,因此,冯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稻米外层上。1912年,他终于在稻米外层中发现了一种和脚气病有关的含氮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vitamine”。

探寻维生素:从发现到未来研究的深度剖析

探寻维生素:从发现到未来研究的深度剖析

B族维生素均为水溶性的辅酶,辅酶可以“激活”酶,从而让酶推进人体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图源:health.mil

除了B族维生素,还有一个K族也很显眼——它前面的维生素F、G、H、I、J都是空缺的。

维生素K是1929年由丹麦科学家亨里克·达姆发现的,按理说,它本应获得一个更靠前的编号。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达姆发现维生素K有助于凝血,而“凝结”一词在斯堪的纳维亚语支中以“k”(koagulation)开头,达姆因此提议称其为维生素K。

探寻维生素:从发现到未来研究的深度剖析

亨里克·达姆(Henrik Dam);由于英文的“凝结”是Congelation,达姆本想称其为维生素C,但是C的编号已经被占据了。图源:Wikipedia by Landesarchiv Baden

那么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多异常命名出现呢?目前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类上一次发现新维生素还是1948年的维生素B12。而且鉴于目前也没有发现新的营养素缺乏症,出现新维生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过,这也意味着对营养素的研究正在朝着更深的方向前行。这些微量物质是怎么对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其背后的机制为何?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中。

本文介绍了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以及人们补充维生素的现状,讲述了维生素的发现历程,解释了维生素B族和K族命名中编号缺失的原因,指出未来新维生素出现可能性极低,同时表明对营养素的研究正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549.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