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价哪吒卡牌”看媒体乱象与市场生态

本文围绕春节档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的天价卡牌新闻展开,深入剖析了这类新闻炮制的缘由、卡牌常被炒作的原因,揭示了其给企业商家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市场信任的破坏。

当下,一些未经求证便发布的天价卡牌新闻频繁出现。这些新闻就如同二手电商上那些根本不会售卖出去的链接一样,除了让媒体获取流量,还让商家和厂商平白无故背上了骂名,毫无“正向”作用可言。

截至目前,春节档的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绩斐然。其总票房已经突破了154亿,在全球影史的排名也已经来到了前五,并且正朝着全球第四的位置发起冲击。

无论是在线下还是线上,与哪吒相关的新闻随处可见。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导演签名卡牌被炒到了近300元,二手平台上衍生品隐藏款的溢价超过了10倍,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艺术设定集预售额破亿元,湖南的某玩具厂日产40万件周边产品依旧供不应求”等等。这些现象共同体现出哪吒IP衍生的品类越来越丰富,价格也越来越高。然而,和哪吒卡牌比起来,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了。如果不仔细探究,很难想象,一张仅仅只有IP形象授权,却没有对应桌游体系的卡牌,竟然能在二级市场被炒出近20万元的天价。

有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当这类天价卡牌被做成高糊视频、配上黄字封面的短视频新闻后,十几秒的时长,十几万的“天价”,很难让人忍住不点个免费的小红心,再到评论区发表几句看法。要是真这么做了,那就恭喜,又一位算法推荐系统下的“受害者”诞生了。

01 被“炮制”的“天价”新闻?

“天价卡牌”的源头,是一众媒体报道称,一张SP系列的哪吒卡牌,单张最高售价能达到18.88万元。报道发出后,很快就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冲上了热搜,商家和发行商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据了解,这些“18.88万”的标价,大多出现在一些二手电商APP上。登上新闻的是SP系列99张卡牌中编号为1的那张。由于它是“孤品”,对应的商品链接其实很容易找到。但发这条新闻的媒体连商品详情都没点进去看。

实际上,只要点进去就会发现,18.88万的标价,不过是玩家给自己的卡牌盖的“收藏戳”,上面写着“仅展示不出”,这就意味着它不会进入二级市场流通,自然也就没有对应的参考价值。

从“天价哪吒卡牌”看媒体乱象与市场生态

另外,在二手电商平台上,除了政策规定的违禁品,其他商品都能上架,而且价格可以随意设置。这就意味着,用户要是开心,把上面那张SP敖丙标价9999万售卖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果被媒体发现,大概率又会催生一条“天价卡牌”新闻。自带流量的天价话题,和反差极大的实物对比,想不被算法推成“爆款”都难。

不同的传播平台情况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纸媒,作者至少是有几年经验的从业者,多少还有些专业度。要是知道“天价哪吒”本身不合理,就会去验证,最后修改内容,让溢价变得“稍微合理”。但如果是短视频新闻,那种高糊视频配黄字封面的,很多内容都是刚毕业或者没毕业的实习生操刀。很多内容甚至都不会去找源头求证,因为成本太高。

从“天价哪吒卡牌”看媒体乱象与市场生态

大多数的操作流程就是简单剪辑后直接发布,专业程度甚至比不上一些半路出家的博主。这也意味着,原本作为传统媒体生命线的三审三校机制,在这些短视频新闻面前失效了。这些未经求证就发布的天价卡牌新闻,和那些根本卖不出去的二手电商链接一样,除了让媒体获取流量,让商家和厂商背负莫须有的骂名,没有任何“正向”作用。

从“天价哪吒卡牌”看媒体乱象与市场生态

02 为什么总是卡牌?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现在的“天价哪吒”,就像之前的“天价小马宝莉”“天价青眼白龙”一样,类似的天价卡牌新闻,只要被媒体发掘,往往自带热搜体质,唯一的区别就是换了个IP。

这类新闻火上热搜的原因,其实不难推测。其一,一张小小的纸片,因为电影IP的爆火和市场调节的“哈耶克之力”,卖出了远超大部分人常识的高价。但这种高价往往只是个噱头,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款的溢价在10% – 20%,稀有款价格翻倍,而且即便有这样高价上架的,也只占厂家发行总数的百分之几。这也就意味着,即便这种交易真的存在,其市场规模也不大,流通情况几乎是“有价无市”。比如之前的“天价青眼白龙”,就是挂在拍卖平台上,被好事网友争相竞价的结果。如果是正常交易,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价格。

其二,这类卡牌收藏的二级市场和二次元的“谷子”类似,未成年人用户占比相当多。也就是说,关注这类天价商品信息的,不只是市场里的未成年用户,作为“出资方”和“防沉迷第一责任人”的父母也会关注。如果真有小朋友为了收集卡牌花天价购入,这可不像游戏充值,找客服就能轻松退回。

但说到底,无论是二次元的谷子,还是IP授权卡牌,实际上都是具备一定投资和收藏属性的内容IP衍生品,其附加值并不在于本身的材料价格(二次元谷子主要是马口铁徽章和亚克力板材,均价根据稀缺程度,从几十到数百不等)。只不过,基于前面提到的两个原因,原本圈地自萌的小圈子,在平台算法的作用下,被赋予了本不该有的热度和关注度。

更严重的是,一旦“破圈”,卡牌收集这类“非主流”小圈子,其话语权就会被迅速夺走,还会因为其不被主流价值观接受的“溢价”和收藏属性,被贴上永远洗不清的“原罪”标签。

从“天价哪吒卡牌”看媒体乱象与市场生态

03 写在最后

在这些未经求证就发布的“天价卡牌”新闻中,不被理解的企业和商家,既要承受舆论场里莫须有的道德审判,又要在现实市场中为生存拼杀。这种荒诞的双线作战,正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常态。

如今的内容平台以流量至上,需要足够抓眼球的标题和足够反差的内容,真相的权重被点击率粗暴地稀释了。当“三审三校”让位于“三秒完播”,媒体一张嘴,厂商辟谣往往要跑断腿,而且和事件热度比起来,辟谣效果大打折扣。

这或许是算法推荐时代最大的“黑色幽默”,当一条条专业度不足的黄色新闻,因为技术的进步被赋予“百万+”“千万+”的超额流量时,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信任”二字,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的信任,不仅包括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也包括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更多的“10万+”“百万+”,而是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用户的清醒判断。只有这样,商业规律才能被正确对待,价值观才能更加健康多元。

本文深入剖析了“天价哪吒卡牌”新闻背后的真相,指出这类未经求证的新闻是媒体为获取流量而炮制的,给企业商家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分析了卡牌常被炒作的原因,强调了算法推荐时代新闻乱象对市场信任的破坏。呼吁企业注重产品创新,用户保持清醒判断,以维护健康多元的商业价值观。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053.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