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清明假期展开,提醒人们在进行缅怀祭扫、踏青游玩等活动时,不能放松防骗意识。详细介绍了近期常见的多种电诈案例,如虚假票务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等,并针对每种诈骗给出了警方提示,最后强调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原则和“两卡”安全保护。
随着清明假期的来临,大家纷纷投身于缅怀祭扫、踏青游玩等活动中。然而,在尽情享受假期的同时,千万不能放松对防骗识骗的警惕,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下面为大家带来近期的电诈案例及相关提示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掌握,提升自身的防骗能力。
虚假票务诈骗
诈骗分子常常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极具吸引力的低价票务信息,以此吸引受害者的注意。他们还会编造出有“内部购票渠道”的谎言,诱使受害者转账购票。一旦收到购票款,这些诈骗分子便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警方提示
1. 正规购票:建议大家通过12306等正规平台购买车票,确保购票渠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谨慎付款: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机票退改签诈骗
诈骗分子会假冒航空公司客服,发送退改签通知。然后引导受害者添加QQ等即时聊天工具进行私下通联,接着通过发送诈骗链接,让受害者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在非法获取受害者的信息后,他们就会盗刷银行卡。
警方提示
1. 核实真伪:当收到退改签通知时,要及时拨打所属航空公司官方电话进行确认,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2. 警惕链接:不要点击任何非官方渠道的链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3. 谨慎提供:涉及个人信息及财产信息时,一定要谨慎对待,切勿随意提供。
演唱会门票及演出相关诈骗
诈骗分子会冒充有特殊渠道的票务人员,先收取受害者的定金,然后设置各种新借口,不断要求受害者转账。
警方提示
1. 选正规渠道:购买演唱会门票等演出票时,要通过官方票务平台购票,确保购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不轻易转账:避免向不明个人或平台付款,以免遭受诈骗。
3. 谨慎对待:对于异常要求要保持高度警惕,多核实情况后再进行付款。
ETC及交通违法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假期出行高峰的特点,冒充ETC公司发送“ETC停用”“违法提醒”等短信,诱导事主点击钓鱼网站或拨打电话,从而窃取个人信息。
警方提示
1. ETC状态通过官方App或客服电话查询,不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以防进入钓鱼网站。
2. 交通违法信息通过交管12123App核实,不要泄露验证码,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冒充熟人紧急求助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的手机号、网络信息后,伪装成熟人,以遇到突发疾病、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为由,诱导事主转账给予帮助。他们还会利用事主对熟人的信任和同情心,催促其快速转账。
警方提示
收到此类信息时,务必通过多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与熟人联系确认。涉及钱财转账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多核实情况后再行动。
代祭扫服务诈骗
诈骗分子打着专业祭扫的旗号,宣称有优质服务,还承诺可直播观看祭扫等,以此诱骗事主。一旦收到钱款,他们便会将事主拉黑。
警方提示
1. 选择正规平台:如果需要代祭扫服务,应选择正规机构或有信誉的商家。
2. 核实服务细节:提前了解具体的服务安排,避免盲目付款。
冒充抖音客服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抖音客服,以违规为由恐吓用户,并发送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从而进入钓鱼网站,窃取事主的账号、密码及验证码。
警方提示
1. 核实身份:通过抖音官方渠道核实客服的真伪,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2. 不点链接:不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3. 保护信息:切勿轻易透露账号、密码及验证码,保障个人账号安全。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牢记以下要点:
1. 防诈“三不一多”原则: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2. 保护“两卡”安全:不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电话卡,避免成为诈骗帮凶。
本文主要针对清明假期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电诈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虚假票务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等多种常见诈骗手段,并给出了相应的警方提示。同时强调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三不一多”原则和保护“两卡”安全的重要性,旨在提醒人们在假期中提高防骗意识,守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