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塑基金营销,品牌突围核心能力揭秘

本文聚焦于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深度求索新生态下基金品牌营销方法论”沙龙,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基金品牌营销的多方面影响,包括营销生态的重构、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及品牌突围所需的核心能力等内容,为基金行业在AI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深刻见解。

近日,一场由证券时报社精心主办的“深度求索新生态下基金品牌营销方法论”沙龙在上海盛大举行。在备受瞩目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4家基金公司的资深品牌人士齐聚一堂,以“AI共生时代:公募营销‘破圈’的可能性与生态重构”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对基金品牌营销影响的深度探讨。

当下,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基民的投资决策链条被极大程度地缩短了。这一变化使得传统的营销逻辑与策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如何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差异化突围,已然成为公募基金行业亟待深入思考与有效解决的重要议题。

人工智能重构基金营销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悄然来临,基金公司的营销生态将会如何重塑呢?北方一家公募品牌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颠覆了传统营销生态,有力地推动了基金行业营销方式的重大转型。在以往的营销过程中,内容创作、客户画像构建和营销策划等基础性任务不仅繁琐,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然而,如今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的强大加持下,这些任务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上述北方公募品牌人士进一步认为,这种技术的广泛运用让营销团队的整体交付水平跃上新的台阶。营销人员得以从繁琐的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创意性和战略性的领域。不过,她也特别强调,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大量基础性工作,但它始终无法替代人类在营销过程中的独特创造力、价值判断和品牌文化传递。

天弘基金品牌市场部负责人刘楠同样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营销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他回忆起春节期间得知DeepSeek问世的经历,用“是很大的震撼”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因为人工智能工具迅速达到甚至超越了普通团队成员在品牌策略、内容创意上的专业水准,大幅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率。

在刘楠看来,人工智能特别擅长快速捕捉和输出品牌核心策略和市场洞察。然而,他也同时指出了人工智能存在的一些明显局限。例如,在处理涉及人性化、情感化、舆论趋势等敏感而复杂的内容方面,人工智能仍显得不够精准与深入。因此,他认为,营销人员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仍需注重并充分发挥人类在情感共鸣和客户心理洞察上的天然优势,以此实现与客户更深层次的互动。

银河基金品宣部负责人张丽从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独特视角,分享了她对人工智能时代营销生态变革的见解。她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技术平权”,极大地降低了中小基金公司的营销投入门槛。过去,由于资金和资源的限制,中小公司很难在营销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上与大公司相竞争。但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工具的成熟应用,例如自动化视频制作技术,帮助中小公司能够高效、低成本地生成高质量的品牌内容。

来自上海的一家公募品牌人士从初创公司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营销生态的影响。她表示,自2023年以来,她所在的基金就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大胆尝试将其深度融入日常营销实践中。“DeepSeek的开源模型确实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在她看来,这种技术赋能极大地提高了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和品牌传播效果,特别是借助人工智能在营销策略制定、内容创作和客户互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上海公募品牌人士举例称,她所在的基金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包括线上视频传播与全国范围的线下投资者交流活动,进一步触达客户并提升品牌认知。她认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营销人员而言,不仅是一次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是为文科背景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创意发挥和价值突围的机遇。

差异化竞争是制胜的关键

在人工智能共生时代,差异化竞争已然成为各类基金公司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策略。面对技术变革带来的营销格局重塑,基金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差异化突围。

上述北方公募品牌人士指出,大型基金公司拥有更为丰富的品牌资产和数据积累,能够更加深入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的有效使用,基金营销可以把更多的预算合理地放到推广端和传播端。

刘楠则强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基金公司触达用户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以此为基础,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也成为了可能。基金公司面临的是大量年轻化客户群体的市场,因此更注重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营销场景的个性化与精细化。例如,基金公司可以在智能客服领域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有效减少人工客服压力。此外,基金公司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营销工具和内容,以满足年轻用户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品牌在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与黏性。

张丽从中型基金公司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差异化策略的落地方式。她表示,以往受限于资金和人力成本,中小公司在品牌宣传和内容生产上与大型公司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使得内容生产的成本大幅降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小公司可以制作出高品质的视频、专题报告和客户沟通内容,更加有效地展现品牌的专业性和个性化特点。近两年来,AI赋能营销也逐渐在银河基金初见成效,在品牌创新、投资者服务、内容生产、传播提效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张丽特别指出,对中小基金公司而言,虽然不奢望短期内实现品牌的全面破圈,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精准的“小圈层”营销突破,极大提升了品牌在特定客户群体中的认可度。

前述上海公募品牌人士从初创型基金公司的视角,提出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独特理解。她认为,初创公司相较于大型公司,虽然在资源和规模上存在明显不足,但在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方面拥有一定优势。该公募品牌人士介绍,公司积极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在营销形式和内容传播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线上视频传播、线下投资者交流、特色专题活动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品牌差异化。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公司不仅提升了知名度,更与投资者建立起深度的情感连接。

品牌突围需抓住三大核心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公募基金行业的持续变革,品牌建设与营销能力亟需全面升级与迭代。

上述北方公募品牌人士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基金品牌必须具备坚定的定力与共情力。她强调,品牌的长期影响力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品牌积累与稳定的价值输出。基金公司做品牌,就是要做积极的长期主义者,而不是躺平保守、不思进取。此外,她还指出,在未来的营销场景中,品牌必须提升对客户情感需求的洞察与共情能力,只有与客户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结,才能真正形成品牌忠诚和用户黏性。

刘楠则提出了基金品牌未来竞争中必须具备的三个核心能力。首先,他强调了数据治理能力的重要性,基金品牌必须通过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确保品牌在多渠道、多场景的传播中保持内容和信息的一致性。其次是数据洞察能力,即基金品牌需要具备深度挖掘与分析客户数据的能力,从而更加精准地捕捉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推动品牌策略的高效实施和创意内容的精准投放。第三是个性化内容的分发能力。刘楠认为,品牌应基于客户画像的细分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以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从而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竞争力。

张丽则用“终身学习者”一词概括了未来基金品牌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她认为,随着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快速迭代,品牌营销人员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不断适应和掌握最新的营销工具和传播方式。此外,她也强调品牌真诚和专业内容输出的重要性。她认为,无论技术如何变迁,品牌真诚的价值观和专业的投资洞察,始终是赢得客户信任的根基。

前述上海公募品牌人士则认为,洞察力与创造力将成为未来基金品牌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已经有效解放了品牌营销人员在基础性工作上的精力,因此,未来营销团队必须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深度的市场洞察和创意策略开发上。与此同时,基金品牌需要不断强化对于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以及用户心理的深入洞察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发更具创意和差异化的营销内容与传播策略,从而持续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忠诚度。

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对基金品牌营销的影响展开,阐述了其对营销生态的重构,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强调了差异化竞争是基金公司在AI时代的关键策略,不同规模公司有不同的实施方式;还指出品牌突围需具备定力共情力、数据治理等核心能力。基金行业需在AI浪潮中积极变革,发挥自身优势,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87.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