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青赛首轮中国队1 – 2不敌沙特这一赛事结果展开,前国足球员杨旭赛后发表了对中国足球现状的看法,着重对比了中国和日本足球在青训方面的差异,并指出中国足球需要借鉴日本青训在特定年龄段的做法。
雷速体育4月5日消息,在本周进行的亚青赛首轮比赛当中,中国队以1 – 2的比分遗憾不敌沙特队。此役过后,前国足球员杨旭也按捺不住,发表了自己对于这场比赛以及中国足球现状的独到看法。
下面是杨旭评论的全文内容:
“我们总是觉得找一个好的教练员,就能把球队成绩带好。要是真这么简单的话,那我相信中国队早就捧起世界杯冠军奖杯了。”
“大家好,我是杨旭。相信很多人都看了今天凌晨中国队输给沙特队的这场比赛。比赛刚结束,网上就有了一种声音,说日本的教练员不太适合在中国的各级国家队执教。说句实在话,就算是让太上老君来带队,中国队目前可能也是这样的表现。”
“这里面存在一个底层逻辑,那就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在6到12岁,甚至是6到15岁这个年龄段,究竟接受了什么样的足球训练呢?我们更多的是侧重于培育球队整体和追求比赛成绩。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成绩往往看起来还不错。然而,当孩子们到了17岁左右,成绩就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还是那句话,如果到了17岁,仅仅找一个好的教练员就能把成绩提升上去,那中国队早就称霸世界杯了。足球可没那么容易,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在6至12岁这个阶段,日本的青训主要致力于培育孩子的个人能力,包括孩子的身体条件以及对比赛的阅读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足球所欠缺的。中国足球更多的是教导孩子如何去比赛、如何去赢得更多的胜利,却没有真正着重去培育他们的个人能力。”
“我认为这是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最大、最本质的一个区别。所以,在我们把日本教练请过来之后,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在6岁到12岁,甚至到15岁这个阶段都做了些什么,而不是只关注他们在成人队的执教方式。这才是最最关键的。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或许中国足球距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本文围绕亚青赛中国队首轮失利,引出前国足球员杨旭的评论。杨旭指出中国足球不应单纯依赖教练提升成绩,强调中国和日本足球在青训阶段的差异,中国注重球队和成绩,而日本注重孩子个人能力培养。他认为了解日本青训在特定年龄段的做法是中国足球走向成功的关键。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