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情况,重点聚焦中国参展企业在展会上的表现,包括上海电气、中关村科学城企业等展示的前沿科技成果,以及江苏太仓代表团的招商推介活动。
2025年3月31日至4月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工业盛会——以“赋能工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德国盛大举行。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家参展商齐聚一堂。他们围绕人工智能、能源转型、智能制造等当下热门且关键的主题,纷纷展示各自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也积极交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众多参展国家中,中国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约1000家来自中国的参展企业参与其中,其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中国继续稳坐该展会最大海外参展方的宝座。
中国造人形机器人在工博会上成为明星产品。
走进九号馆,一处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大屏幕的一边是小篆字体的“上海电气”四个蓝绿色汉字,散发着独特的东方韵味;另一边的3D屏幕则将中国非遗文化中的活字印刷术进行了巧妙的解构,形成数字活字矩阵。“创新·燃动世界新引擎”等字样依次跳出,通过虚实融合的方式动态演绎着“字模排版”的工艺过程,仿佛带人们穿越时空,领略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之美,同时也生动展现了“海陆空风光氢”六大产业协同智造的未来图景。
据上海电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上海电气可谓是有备而来。他们携航空行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及零碳工业园区三大系统解决方案,以及20多项突破性产品亮相核心展区。其中,“思考者”系列智慧光伏组件格外引人关注,它搭载了智能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发电效率的提升与实时优化;氢能千方级I型槽及50Nm³/h海水/废水制氢系统,更是凭借高效绿氢技术助力零碳能源转型,充分彰显了高端装备与智慧能源深度融合的创新实力。
外国客商前来中企展台参观咨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第一次组团参加汉诺威工博会。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廉介绍,他们的展区重点展示了包括机器人、工业软件等前沿技术。随着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制造、健康医药等产业在海淀区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六分之一的AI企业都位于海淀区。
近年来,中关村科学城积极带领企业出海,为企业寻找商机、订单,洽谈合作,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此次展示的人形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和其他AI产品,受到了很多国外客户的关注,他们纷纷前来洽谈合作。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完全有实力与欧美企业同台竞技。
在展区的另一侧,一位观众正在用手柄操作虚拟实验。北京谋先飞科技公司自研的第三代分布式物理引擎突破了单机仿真算力的瓶颈,成功解决了仿真规模限制的问题。该产品已经在具身智能、实时特效、元宇宙、工业仿真、游戏、XR等多个领域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
4月1日,江苏太仓代表团也在此次展会上大放异彩。他们在太仓城市展台上以“太仓—中国长三角对德合作强引擎”为主题举办了专场招商推介活动,向世界发出了对德合作的“太仓声音”。市政协副主席、市招商局局长郁颖珠向来宾们详细介绍了太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享了中德合作的成功案例,并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太仓德国招商大使马蒂亚斯在会上向全球嘉宾展示了太仓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他表示:“这里既有德国工业的严谨基因,又融合了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相信通过与德国工商界的密切交流,太仓将吸引更多德企投资,推动中德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本文围绕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开,介绍了展会的基本情况,着重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展会上的出色表现,包括上海电气、中关村科学城企业等的创新成果,以及江苏太仓代表团的招商活动。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工业舞台上的崛起和强大的创新实力,也预示着中国与国际间的工业合作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