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男孩”陈逸:科研与马拉松双赛道上的逐梦前行 同济大学陈逸:强基班磨砺,直博迈向智能科学与汽车梦

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工程力学(强基计划)专业2021级本科生陈逸的优秀事迹。他连续5个学期专业第一,获得多项竞赛大奖,还达到马拉松大众精英标准。介绍了强基班的课程设置和科研培养模式,以及他在导师指导下确定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提到他将带着马拉松的成就感和执行力在学业和工作中逐梦前行。

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来自同济大学国豪书院的一位优秀学子。他就是工程力学(强基计划)专业2021级本科生陈逸,最近他成功直博至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即将开启“人工智能 ”交叉研究的新旅程。

陈逸在学业上可谓成绩斐然。他连续5个学期保持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还蝉联了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他也是表现卓越,荣获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个人一等奖、国际奥林匹克互联网学科竞赛“理论力学”竞赛个人二等奖。更为难得的是,他还达到了中国马拉松大众精英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型”选手。

2021年,怀揣着造车梦想的陈逸,毅然选择进入工程力学(强基计划)专业。他希望通过更基础的力学学习,为未来从事汽车研发赋予更多的可能性。

“奔跑男孩”陈逸:科研与马拉松双赛道上的逐梦前行 同济大学陈逸:强基班磨砺,直博迈向智能科学与汽车梦

谈到强基班的学习,陈逸介绍道:“强基班会注重强化基础课程。”与普通力学专业不同,强基班需要学习更注重逻辑推理论证的数学分析。“老师希望我们不只是把数学当作解决力学问题的工具,更能去探究底层的数学逻辑,探索力学未知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基础性的课程设置,为陈逸的未来塑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强基班还十分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陈逸说:“我有一门上了三年的课——《科研实践》。”从大一开始,老师会讲述学科前沿理论,教授文献搜索、阅读、分析等技能,还会组织模拟学科竞赛,让大家对科研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大二开始本研贯通的衔接,学生们会进入研究团队,和研究生学长学姐们一起做课题。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陈逸感觉“渐渐具备了一些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奔跑男孩”陈逸:科研与马拉松双赛道上的逐梦前行 同济大学陈逸:强基班磨砺,直博迈向智能科学与汽车梦

在面临未来研究方向的抉择时,得益于国豪书院的学业导师制度,陈逸通过邮件成功联系上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的洪奕光教授担任自己的学业导师。“洪老师平常在张江,我们基本上都是约午饭时间沟通。”陈逸说,洪老师没有要求自己跟随他的研究方向,而是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很耐心地给予科研规划建议。在一个多月的频繁面谈中,陈逸最终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多智能体系统控制。

陈逸用这些关键词形容自己的本科生活。作为学院的朋辈导师,在为学弟学妹们答疑之外,陈逸也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他说,正是这种转变,成就了他后来的好成绩。

“奔跑男孩”陈逸:科研与马拉松双赛道上的逐梦前行 同济大学陈逸:强基班磨砺,直博迈向智能科学与汽车梦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影响深远。陈逸说,从中距离到马拉松,他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经历一次次“撞墙”之后,越跑越远,越跑越快。他说,未来人生赛道上,会带着这种成就感和执行力,在学业和工作中,越跑越稳,越跑越快,离自己的“汽车梦”越来越近。

“奔跑男孩”陈逸:科研与马拉松双赛道上的逐梦前行 同济大学陈逸:强基班磨砺,直博迈向智能科学与汽车梦

“奔跑男孩”陈逸:科研与马拉松双赛道上的逐梦前行 同济大学陈逸:强基班磨砺,直博迈向智能科学与汽车梦

“奔跑男孩”陈逸:科研与马拉松双赛道上的逐梦前行 同济大学陈逸:强基班磨砺,直博迈向智能科学与汽车梦

本文介绍了同济大学2021级本科生陈逸的优秀学业成绩和科研经历。他凭借强基班的学习和科研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了未来研究方向。同时,马拉松运动也让他获得成就感和执行力,激励他在人生赛道上逐梦前行,离自己的“汽车梦”越来越近。陈逸的经历为广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展示了在学业和兴趣爱好中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2100.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