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大连经济发展,先阐述2025年大连有望成为东北首个万亿级城市,接着回顾其曾经的辉煌历史,剖析后来掉队的原因,最后展示当下大连经济走上正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力的良好态势。
在2025年,哪些城市能够跻身万亿俱乐部,或许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大连的GDP达到了9516.9亿元。这意味着,只要在2025年大连的经济增速能够达到5.1%,它就将成为整个东北地区第一座万亿级城市。而官方给出的增长预期更为乐观,达到了5.5%,这无疑让大连冲击万亿GDP的前景一片光明。
东北,即将迎来第一座万亿城市;大连,是否能够重现过去的辉煌呢?
1. 曾经的辉煌:改革开放的“北方力量”
或许对于当代人来说,他们已经很难想象曾经的大连是何等的辉煌。如今,当人们回顾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大连曾经代表着改革开放的“北方力量”,能够与东南沿海城市分庭抗礼。
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时间节点。1984年,中国开放了第一批14座沿海城市,大连位列其中;同一时期,国家设立了4座计划单列市,大连同样在名单之上;后来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经开区模式,也是始于1985年大连的“神州第一开发区”。
与此同时,大连还迎来了处于经济巅峰期的日本。现在,当人们提及日资企业时,大多数人会联想到江浙沪地区。但实际上,在新世纪之前的20年间,凭借体制创新优势以及与日本相邻的地理位置,大连才是日资对华投资的第一大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呈现出“北方大连 + 日资”和“南方广深莞 + 港资台资”并立的局面。甚至,由于背靠产业能级更高、外溢资源更多的日本,大连在繁荣和发达程度上一度超越了南方沿海地区,还打出了“北方香港”的旗号。
当时的大连,是同为胶辽文化圈的山东城市经常组团学习的对象。即便在世纪之交后发展势头有所放缓,大连在很长时间内仍然对后来的二线、新一线城市保持着优势。2012年,大连的GDP突破7000亿,与杭州、南京的经济水平十分接近,“万亿之城”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风云突变。2015年,杭州的GDP突破万亿;2016年,南京的GDP也突破万亿。曾经与它们并驾齐驱的大连,却晚了整整10年。那么,在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2. 掉队之痛:产业规划的迷失
产业规划对于一座城市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大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GDP稳稳突破7000亿之后,大连突然陷入了长达8年的“8000亿魔咒”。2013年,大连的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仅仅保住了7000亿的基本盘。2015年,大连的GDP缓慢爬升至7700亿,距离8000亿的目标近在咫尺,然而2016年却突然暴跌,直接跌到了7000亿以下。2018年,大连终于再次迎来了经济的突飞猛进,以6.5%的增速冲破了7500亿大关,可又赶上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挤水”,不仅2019年的GDP被挤回7000亿以下,就连前几年的GDP也被挤掉了2、3成。随后,又遭遇了疫情的冲击……
直到2022年,大连才终于打破了“8000亿魔咒”,但在全国的排名却从当初的接近前10俯冲至第30。
大连的掉队存在一定的外部原因。从宏观时间维度来看,大连的经济深受日资影响。然而,90年代国企改革阵痛后的东北整体发展掉队,使得日资在千禧年之后逐渐转向更具有规模优势的长三角工业集群。2010年之后,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在随后的10年里,日本的GDP迅速下降至中国的一半、三分之一,日资也不再具备推动大连发展的能力。
不过,正如辩证法所揭示的那样,外因只是起到推动作用,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连产业战略的迷失,才是其掉队的根本原因。
90年代,大连依靠传统重化工业和外资轻工业达到了发展的巅峰。然而,在发展道路上,大连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它不仅提出了“北方香港”的口号,在产业上也开始向香港看齐。如今我们明白,制造业是一切产业的核心,坚实的制造业才能支撑高端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而非手段。然而,当时的大连却将自己定位为商业性城市,而非工业化城市,产业发展战略排序为“三、二、一”,城区产业布局主要采取“退二进三”的方法。
以此为方针,大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市中心引进了大量金融、贸易企业,对青泥洼桥商业中心进行了大拆大建,推动以星海湾会展中心为主体的高级商务区建设,同时对市区的工业项目进行了削减和迁移。然而,中国在2001年才加入WTO,2008年制造业才开始转型升级,直到10年左右才开始高端服务业的提升。大连在90年代就开始大力推动金融业与高端服务业转型的思路,超出了中国实际的发展趋势20年,也超出了同时代的上海10年。
结果是,缺乏高端制造业支撑的服务业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90年代后半部分时间,大连的第二产业增速反而超过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并没有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不仅如此,第三产业对资源的过度吸纳,开始影响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在“八五”(1991 – 1995)和“九五”(1996 – 2000)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大连的工业技改投资连续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对于2001年“入世”后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建设高潮完全没有准备。
世纪初,大连进行了一波反思,提出了复兴重化工业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对产业规律的了解和科学的规划思路,在具体规划时依然出现了举棋不定、前后反复的情况。例如,在服务业方面,大连在金融、商贸发展不利的情况下,甚至开始学习印度,从建设“北方香港”转变为建设“中国的班加罗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而在工业方面,大连提出了“大大连”的规划,开启了城区的大扩张。
最终的结果是,当时大连的实力不足以支撑这些规划。缺乏本土工商业需求的软件行业只能投身于国际外包,并且惯性依赖于对日外包,最终和日本IT行业一起错过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期,大连的工业也已经完全无法与东南沿海地区竞争,多起生产事故进一步拖慢了发展的脚步。
大连的掉队深刻地印证了产业规划对城市命运的重大影响。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大连却因规划失序错失了黄金十年,实在令人惋惜。
如今,“十五五”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窗口期,这是城市重新布局、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时刻。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认真审视自身的发展状况,精心筹备,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产业规划,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避免重蹈覆辙。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成立了“十五五规划研究所”。它希望发挥“产业研究 + 大数据 + 技术洞察 + 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央国企和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具可操作性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
前瞻产业研究院拥有超过27年的产业研究经验,能够深入理解各个产业的发展动态、竞争格局以及未来趋势。此外,前瞻研究团队以国际院士领衔,拥有1200 + 国际院士智库专家,具备扎实的技术背景,对前沿技术更加敏锐。在区域规划方面,前瞻能够精准把握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为地方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从产业布局优化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人才引进策略到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前瞻产业研究院能够助力各地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综合实力的提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希望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议,助力各地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阶段达成预期目标,并为十五五规划的科学编制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3. 重振雄风:传统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连的经济已经走上了正轨。疫情过后,大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3年经济增长6%,2024年增长5.2%。
在“两连跳”逼近万亿GDP的背后,第二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23年,大连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715.2亿元,增长9%。2024年,其增速在三次产业中仍然最高,达到了6.6%。
石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这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已经成为了大连经济的“双支柱”。例如,在发展绿色石化工业的重要区域——长兴岛经济区,202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525.5亿元,占大连市工业产值的29.7%。大连的装备制造业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在船舶、汽车、机床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2024年仅旅顺口区的船舶制造业产值就达到了105亿元,同比增长8%。
在传统产业稳步增长的同时,大连的新质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大连通过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2024年,大连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名单,未来将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2024年,依托于海外华昇高端电子材料项目投产、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纳入国家重大项目等,大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春节后不久,东北地区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宣布开园,金普新区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大连数谷高性能算力上线并完成DeepSeek – R1全系列模型本地部署,正式进入“智算赋能”新阶段,成为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模型容纳能力最强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大连在新兴产业领域的雄心壮志。
历经风雨洗礼的大连并没有一蹶不振。如今,展望大连GDP突破万亿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成就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跨越,更象征着城市发展的巨大飞跃。在产业领域,万亿GDP将为大连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使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同时,以氢能、信息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起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文围绕大连经济发展展开,先是介绍2025年大连有望成为东北首个万亿级城市,接着回顾其往昔辉煌,剖析掉队原因在于产业规划失序,最后阐述当下大连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力,经济走上正轨,GDP突破万亿意义重大,也提醒各城市要科学规划产业。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