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广州市体育工作会议展开,详细介绍了广州市体育局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竞技实力、体育产业、体育赛事等方面的规划与举措,同时提及了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合作中的布局。
央广网广州3月20日消息,3月19日,2025年广州市体育工作会议盛大召开。会上,广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谭爱英郑重表示:“市体育局将紧紧锚定‘排头兵’总要求,大力弘扬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着重突出改革创新,全力以赴筹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加快推动体育强市建设进程。”
越秀山体育中心
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在拓展市民运动空间方面,广州将紧密结合“百千万工程”“微改造”以及城市更新工作,充分挖掘城市中的“金角银边”。今年计划新建5个体育公园、30个小型足球场以及500个各类体育场地设施,进一步拓展百姓身边的运动空间,确保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在村社实现100%覆盖。
围绕“喜迎十五运会”这一主题,广州将精心办好“市长杯”“体育节”“户外运动节”和“一区一品牌”等活动,构建起年有亮点、季有品牌、月有赛事、周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同时,不断优化“群体通”平台的便民功能,发展壮大体育社团,将科学健身指导和运动项目普及等惠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全面营造“快乐体育——幸福广州”的良好氛围。
全面增强竞技实力
在竞技人才培养方面,广州将优化项目布局,搭建运动项目推广平台,积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人才培养工作,打造多元化的新型竞技体育工作机制。创新体教融合发展机制,以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为主导,健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材体系,构建多元化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格局。
创新办赛和参赛统筹模式,坚持“开门办体育”,探索大型体育赛事由政府和社会共同主办机制。推进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广州足球公园及篮球、排球等场地设施建设,构建青少年运动、训练和竞赛体系,持续推动“三大球”发展。
创新发展体育产业
谭爱英表示:“我们积极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各区不同资源禀赋推进错位发展,形成多元的体育产业功能区。”
广州将充分发挥全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及“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试点城市”功能,今年创办并持续推进“广州体育消费节”,探索创新“体育 +”“ + 体育”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商旅体会展大融合,突出发展体育旅游业,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和优质产品“走出去”,创新发展电竞、登山、徒步、露营、帆船、马术和水上等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全方位拓展体育消费。
推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建设一座集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运动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标准运动场,助推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创新发展;拓展总部经济和领军企业,支持“中小微”“专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提质增效。
创新发展体育赛事
为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广州将创新发展“市级统筹,区级办赛”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体育比赛,今年计划举办城市篮球联赛和湾区城市足球赛等各类体育赛事超过500场,不断丰富百姓身边的赛事活动供给。
结合城市特质和长远发展实际,广州将出台体育大赛和大型群体活动发展规划及工作指引,建立赛事统计分析制度,打造城市自主IP赛事,引进优质体育赛事,形成体育赛事发展体系。拓展广州马拉松等赛事品牌影响力,拓展“赛事 +”,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提升赛事知名度、助推城市活跃度,拉动赛事经济发展。
据谭爱英介绍,广州将以南沙为中心,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引领作用,完善湾区城市体育合作交流机制,合力打造湾区体育合作新高地。合力办好十五运会,培育大湾区青少年足球、电子竞技、马拉松、帆船、马术、冰雪等自主品牌赛事,提升大湾区凝聚力。探索湾区体育共享新模式,共建共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湾区城市马拉松选手名额互换机制,联动港澳共建体育训练基地、运动伤病治疗和大湾区体育医院,推进运动员和教练员联合培养,实现优势互补。
本文介绍了2025年广州市体育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广州市体育局围绕建设体育强市目标,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赛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同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合作,旨在提升城市体育综合实力和大湾区体育凝聚力。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