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的相关情况。通过多个具体事例展现了该服务为市民和企业带来的高效便利体验,介绍了江门在推进此项服务中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清单管理、线上线下联动、数智化升级等,还提及了未来进一步推动该服务的规划和目标。
“在网上提交了资料,通过审批后,来窗口十几分钟就办好了。”近日,江门市民刘女士来到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顺利办理了公司名称以及经营范围变更业务。当她拿到新营业执照时,不禁连连点赞江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刘女士感慨道:“以前办理营业执照变更后,还要去银行、公安、税务等部门分别办理变更,手续繁琐又耗时。现在只需跑一次,既高效又方便,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这一成功案例,正是江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落地见效的生动体现。江门聚焦群众、企业等办事视角和服务需求,不断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在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下,实现了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最大限度地利企便民,持续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目前,江门已高质量完成国家明确的1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重点事项办理时限总体压缩48%,跑动次数减少82%,办结“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超3.8万宗。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江门在政务服务改革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高效办事新体验
政务服务窗口,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江门设立的一个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窗,为市民群众带来了全新的办事体验。
日前,南方+记者来到江门市蓬江区白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遇到了前来申领营业执照的郭先生。郭先生正筹备开设一家咖啡店,需要申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引下,郭先生提交了身份证明、经营场所的房产证和租赁合同、咖啡店内平面图等资料,现场迅速完成了登记办理。
郭先生惊喜地说:“原以为今天只能先办理营业执照,下次才能再申领食品经营许可,没想到一次就办好了,这服务太方便了!”白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江门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以来,将咖啡店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两个事项作为‘一件事’同步受理,当场一次办好相关手续。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本地办事流程的港澳居民而言,这种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办事便利度,大大提升办事效率。”
新变化、新体验不止于此。前不久,刚成为新手妈妈的刘女士也深切感受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的便捷性。刘女士回忆起为孩子办理参保的过程,竖起大拇指夸赞:“现在的医保服务太便利了,孩子出生时,我就提前办了新生儿预参保。因为病理性黄疸孩子需要住院几天,后来出院直接报销了三成费用,帮我们省去了不少跑腿报销的麻烦。”这得益于江门持续优化新生儿预参保服务,打造“出生一件事”主题服务,实现了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切实提升了全民医保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务服务新升级
打开惠企便民新模式背后,是江门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生动实践。“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将企业、群众需要办理的多个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个套餐,实现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理,大大减少了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
江门12345热线。受访单位供图
与此同时,江门编制重点事项的办事指引,加强对各级办事窗口及12345热线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一件事”业务标准、服务渠道等内容,提升“一件事”咨询解答、业务服务和“帮代办”能力。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服务专区。线上,进一步优化广东政务服务网江门“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版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体验感;线下,在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通过线上申办辅导及线下收件结合,推进新生儿出生、残疾人服务、破产等重点“一件事”服务在政务大厅落地。
以社保部门牵头的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为例,江门已实现4个部门6个事项线上线下集成办理,填写信息项压减47.7%,申报材料数量压减36.1%,跑动次数压减83.3%,办理时限压减26.9%。以“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登记”为例,精简材料2份,跑动次数从5次减少为1次,办理时限从5天压减至2天。这些具体事例充分证明了江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在提升办事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
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从最关键的问题抓起,从最基础的环节做起,江门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破解了办事梗阻,切实提升了服务质效,为企业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江门—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江门加速迈入政务服务数智化时代。2月18日,江门完成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本地化部署,打造“江小I”智慧应用矩阵。基于DeepSeek部署应用,江门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行智能应答、智能填单等功能升级,并全面推开政务服务智能导办模式,为“高效办成一件事”筑牢了“数智”底座。
进入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惠及更多企业群众?
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把实施国务院部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机制,作为新的一年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今年江门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化涉企审批“证照联办”改革,推动企业变更、注销登记和“个转企”等“一件事”高效办理。
江门在落实国家、省重点事项清单基础上,助力推动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立足“侨”特色,积极深挖本地业务需求,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印发本地特色“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清单,拓展事项范围,推动归侨入籍、开办旅行社分社、港澳来江开办企业等5个本地特色“一件事”上线,擦亮“江门易办事”品牌。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都。南方+杨兴乐 摄
其中,以归侨入籍“一件事”为例,以往旅居海外的华侨人数众多,且分布在世界各地。每年均有不少华侨回到江门探亲、旅游,甚至回国定居。群众反映回国定居和登记户口事项复杂,需要来回跑,非常不方便。为此,江门统战、公安部门研究出台《华侨回国定居联办事项办理须知》,推动华侨回国定居和入户工作“一件事”集成办理项目落地。华侨回国定居和申请恢复(登记)户口审批环节由原来4个精简为1个,群众办事跑动次数从过去的跑4次减少至只跑1次,实现“提交一套材料、提出一次申请、跑动一次”即可办成华侨回国定居事项。
此外,江门还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创新实施“视频办+综合窗口+人工导办”模式,推动“视频办”服务覆盖“1+7+74+1340”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和8大重点产业园区,涵盖30多个领域、超3000项服务,有力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城乡政务服务均衡化发展。
江门市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摸清企业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改革举措,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进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让“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等模式不断涌现并成为常态,深化“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本文介绍了江门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方面的诸多举措和显著成效。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线上线下联动、数智化升级等方式,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了高效便利的办事体验。未来,江门将继续深化改革,在更多领域推进该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