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北方多地进入花粉高峰期,北京圆柏花粉致过敏引发关注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园林部门为减少花粉对市民生活的困扰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同时还请专家分析了花粉过敏高发的原因,并给出了面对花粉过敏的防护建议。
随着气温逐步转暖,北方的许多地区都迈入了花粉高峰期。近日,“北京圆柏花粉致过敏”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困扰,有人问道:“能把圆柏都砍掉吗?”还有人无奈地表示:“鼻子不通,能拿花粉怎么办?”为了探寻解决办法,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园林行业研究专家以及医护人员等。
3月19日,在北京的街头,我们可以看到园林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对开花较多的圆柏枝条进行精心修剪。(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花粉治理有妙招
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东四环的红领巾公园,只见一辆水车闪烁着尾灯,缓缓地行驶在公园的小道上。站在车上的工作人员手持高压水枪,正对着圆柏进行冲淋作业。在高压水枪的冲击下,花粉顺着水流不断地落到地面上。而在一旁,园林工作人员正认真地对开花较多的枝条进行修剪。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说,为了减少花粉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困扰,园林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地降低花粉浓度。他们结合日常的养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比如修剪花枝、洒水喷淋以及地面湿化等,以此来减少桧柏等树种的花粉飘散量。而且,工作人员还会及时清扫湿化后散落到地面上的花粉。张博强调:“我们要求公园等圆柏密度高的单位,在下午1点到3点这个时间段重点开展冲淋作业。”
除了这些日常的治理措施,源头管理也在同步发力。张博表示,北京市此前已经修订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删除了刺柏属(含圆柏属)植物。未来,园林绿化工程将严格控制相关树种的栽植量,并且会科学地更新替换重点地区易致敏树种。与此同时,北京市还组织了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花粉治理科技攻关,致力于选育无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种,并且验证人工调控柏科植物球花数量的可行性。
3月19日,北京园林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高压水枪,对圆柏进行冲淋。(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面对花粉过敏,如何防护?
花粉过敏可能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受访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致敏花粉的产量也随之增加,散粉期也有所延长。像杨树、柳树、柏树等风媒花粉植物,在春季会释放大量的花粉。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长期在室内工作生活、饮食结构改变、户外活动减少等因素,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紊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过敏呈高发趋势。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罗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表示,在过敏季,市民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如果鼻部过敏症状较轻,可以使用一些鼻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为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根据医嘱服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明确而严重的花粉过敏患者,建议根据医嘱在花粉季到来前两周开始用药,这样才能及时控制住症状,一般用药需要持续至花粉季结束。
除了针对过敏症状及时治疗外,预防同样不容忽视。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魏洪政提醒,季节性花粉过敏人群要多关注花粉监测预报,在花粉浓度高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可佩戴口罩、眼罩、面纱等。同时,还要保障良好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的饮食和科学适量的锻炼,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
本文聚焦北京圆柏花粉致过敏问题,介绍了园林部门通过修剪花枝、洒水喷淋等日常措施以及源头管理来降低花粉浓度,还分析了花粉过敏高发的原因,并从治疗和预防两方面给出了防护建议,旨在帮助市民应对花粉过敏困扰,保障健康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