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跟着权威信息找回好睡眠,世界睡眠日:守护优质睡眠刻不容缓

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展开,介绍了今年的主题,阐述了科学健康睡眠的重要性,指出我国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数量及诊疗现状,还给出了睡眠健康参考信息,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入睡、起床时间和所需睡眠时长,以及良好睡眠质量的表现和保持良好睡眠的建议,最后呼吁大家不要再熬夜。

在时光的流转中,每年的3月21日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以“睡眠健康,优先之选”为主题,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睡眠这件关乎每个人身心健康的大事上。

科学健康的睡眠,就如同坚实的基石,支撑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又像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开启提升生活品质的大门。无论你是青春年少的学生,还是忙碌奔波的上班族;无论你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宁静乡村,优质睡眠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且亟待解决的生命课题。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在这庞大的人群中,有7000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但令人担忧的是,诊疗率不足20%。专家为此发出提醒,若想守护优质睡眠,我们首先要正视自己存在的睡眠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此才有可能重新拥有优质的睡眠。

睡眠健康参考来了 推荐成年人晚11点前入睡

3月18日,全国爱卫办发布了《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其中明确推荐,成年人晚上10至11点入睡,早晨6至7点起床,而老年人可以在早晨5至6点起床。

该信息及释义还指出,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需的睡眠时长各不相同,并且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0至13小时的睡眠,中小学生为8至10小时,成年人是7至8小时,老年人则需要6至7小时。

根据此信息及释义,良好的睡眠质量通常有以下表现: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醒来后会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同时,为了保持良好的睡眠,我们要遵循一些科学的方法。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以及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都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此外,应避免熬夜、睡前饮酒喝茶,晚餐不宜过饱过晚,睡前尽量不要刷手机。

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读懂 你的睡眠健康吗?核心解读来了

世界睡眠日:跟着权威信息找回好睡眠,世界睡眠日:守护优质睡眠刻不容缓

不管是今晚,还是未来的每一个夜晚,请大家一定不要再熬夜了。不妨提前1小时睡觉,给自己充分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和心灵都能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滋养。

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介绍了其主题,强调了科学健康睡眠的重要性,指出我国睡眠障碍人群现状,给出睡眠健康参考信息及保持良好睡眠的建议,最后呼吁大家摒弃熬夜习惯,重视睡眠。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397.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