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河北省算力产业的发展,介绍了其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首位的情况,深入探究了怀来县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历程与优势,还阐述了算力在河北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及带来的积极变化。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排名成功跃居全国首位。曾经以钢铁产业闻名的大省,在短短几年间,宛如数字产业领域的一匹黑马,在算力规模、绿色算力、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截至去年年底,河北省全省的算力规模已经突破30000P。人们不禁好奇,河北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才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而算力又会给河北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走访调研,一同揭开其中的奥秘。
钢铁大省“变身”算力大省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大数据产业基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极具科技感的建筑,它们拔地而起,在燕山山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基地内,整齐排列的服务器正为北京以及全国的众多互联网、金融和先进制造企业,提供着安全且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
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缑昊介绍道:“作为基础运营商,我们这里距离北京非常近,出口带宽很大,有3T的带宽,可以直连北京,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从曾经以农业种植、玻璃制造为主导产业,到如今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怀来县的支柱产业在近二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座小城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算力之城”的呢?
怀来县数据局局长曹锦斌表示:“2016年起,我们就开始积极探索经济转型的新路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全市对接北京的‘桥头堡’,发展大数据产业是我们抢占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当时,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对数据存储和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而怀来县由于其独特的海拔和气候因素,年平均气温维持在9.1℃。这种天然的气候优势,有利于服务器等高耗能设备进行自然冷却散热,能够帮助数据中心节约能耗40%以上。也正是凭借这一优势,怀来县抓住了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存储资源和通用算力产业。多家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以及三大运营商纷纷看中怀来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选择在此落户。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兴起,算力需求更加旺盛,怀来县也顺势向大数据、智算算力方向发展。目前,怀来县的算力规模在全国的县区中名列前茅。
物理条件优,吸引大数据产业扎堆落户怀来
距离北京近且气温低,这是河北怀来布局大数据产业的重要物理条件。然而,仅仅依靠这些物理条件,还不足以吸引众多企业扎堆落户。
算力的基础是电力,服务器需要24小时不间断处理数据,能耗极高,同时还需要实时进行散热降温。在“双碳”背景下,如何降低计算能耗,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电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怀来县不仅气候冷凉,其所在的张家口市还拥有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是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能够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绿色能源供应。
怀来县在布局数字产业时,从规划之初就开始探索“绿色供能+绿色用能”模式。记者在一家大数据科技产业园看到,这里非生产用电、新能源汽车充电,大部分都来自屋顶光伏发电;道路两侧的花朵形路灯,白天吸收阳光,晚上自动照明,充分体现了绿色能源的应用。
2024年,怀来县大数据企业用电量达到42亿千瓦时,其中使用绿电11亿千瓦时。有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接下来就是优化软环境。当年,秦淮数据是一家初出茅庐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他们需要在环京地区建立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来承接北京的海量数据存算需求。经过多次考察选址,他们最终将厂址选在了怀来,建立了怀来地区第一座数据中心。
为了抓住发展机遇,“虚拟审批”“拿地即开工”手续并行办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怀来县接连启动。
怀来县数据局局长曹锦斌介绍说:“为保障企业快速落地,怀来通过‘虚拟审批’‘容缺办理’‘拿地即开工’等措施,促使手续‘压茬办’‘并行办’。怀来京西智算中心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了32天,全县项目审批时间平均缩短60天以上,审批效率得到了全方位提高。”
目前,全国排名前十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已有5家先后在怀来县落地,借助延迟低于2毫秒的光纤通道直连北京,承接京津冀地区海量的数据存算需求。今年,怀来县计划新开工项目11个,有望成为华北地区运营规模最大、算力增长最快的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并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算力就是生产力,河北该怎么用?
从传统粗犷的钢铁产业,到如今大数据产业这样的新质生产力,河北近年来通过推出一批新政策、引进一批新技术、打造一批新基建,不仅实现了众多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由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前沿产业。
在这场数字化的创新突围中,河北正不断将算力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新动力。
在廊坊固安的一家快递公司华北转运中心,近百个进出港卸货口同时进行操作,全链路数智化设备同步运转。大量快递包裹在运输带上被快速扫描、分拣,整个过程都在智能管理系统的调配下完成,最快仅需10分钟便可完成装车。
某快递公司京津冀大区综合负责人曹峰表示:“算力优势在我们行业应用里发挥了巨大的支持作用,从成本控制、时效提升到单量增长,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分拣效率提升了30%,而我们的能耗降低了50%,进出港的时效整体提升了一个班别,大概8小时左右。我们整体的单量从最初的230万每天,现在可以达到峰值700万每天。”
作为京津冀地区关键的物流枢纽节点,廊坊市正在充分利用当地巨大的算力储备,不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推动物流产业全链条智能升级。在过去一年,廊坊市累计快递业务量达到17.18亿件,同比增长39%,为京津冀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在河北全省,利用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案例不断涌现。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全流程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使得炼钢的一百多道工序、4000多个关键节点的数据一目了然,让“一键炼钢”成为现实;唐山港京唐港区对集装箱泊位进行自动化改造,融合车辆、岸桥等设备控制系统,协同智能闸口等辅助感知系统,实现全作业过程智能分析决策,装卸效率较传统岸桥提升50%。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产业处处长李剑表示:“我们将加快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依托全省算力优势,以大模型在制造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牵引,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本文围绕河北省算力产业的发展展开,详细介绍了怀来县凭借地理气候、绿色能源及政策等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使其算力规模位居前列。同时,阐述了算力在物流、钢铁、港口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带来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积极变化。河北正将算力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