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在成都举行展开,重点介绍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张利接受采访时,对集团业务、创作理念、剧院运营等方面的阐述,展现了该集团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多元发展与创新举措。
在3月21日至22日期间,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在成都盛大举行。以“文化引领的城市活力与创新”为主题的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文创产业的众多精英以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大家共同探讨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探寻出更多新的可能。
活动现场,一位在中国剧院管理领域拥有资深经验的操盘手——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运营总监张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就演出市场的前沿趋势以及集团的重点业务等内容,与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来源:相关拍摄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堪称“国民天团”,其历史上走出了众多艺术巨星,如王昆、谷建芬、李谷一、成方圆等。这些巨星在艺术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为中国的演艺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集团新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更是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主演张翰、孟庆旸用他们优美的舞姿惊艳了世界,喻越越、洪之光在音乐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张新成、高天鹤在音乐剧的舞台上魅力尽显。同时,集团还拥有沈晨、韩真、周莉亚等顶尖编导,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音乐舞蹈创作和演出为核心,全面发力七大业务板块,包括艺术创作、各类演出、对外交流、艺术教育、文旅融合、数字创新以及剧院运营。
在艺术创作方面,张利向记者分享了集团的创作理念。他表示,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致力于创作出既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又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就像《只此青绿》这部作品,一经推出便在国内引发了观演热潮,并且走出国门,在美国、新加坡、土耳其、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进行巡演,截至目前已经演出了700余场。
图片来源:相关公众号
除此之外,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还十分注重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通过艺术的形式讲好城市故事,为城市的发展助力。以川渝地区为例,集团与四川江油共同打造了音乐剧《将进酒》,与四川眉山共同打造了现代舞《诗忆东坡》,与重庆大足共同打造了舞剧《天下大足》。这些作品都成为了用艺术讲好城市故事的成功范例。
多年来,张利一直积极推动院线建设,并不断探索院线运营的创新模式,致力于为中国舞台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早在负责中演院线时,他就提出了五型剧院建设的理念,即着力打造以“生产型、市场型、品牌型、中心型、智慧型”为内涵的“五型特色化剧院”。
在张利看来,剧场行业的院线化发展不仅是政策的导向,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他认为,剧场院线化发展对于解决剧场行业当前面临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程度低下、场馆使用率有待提升等经营管理难题,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谈及剧院运营的最新动向时,张利向记者透露,剧院运营是集团今年重点打造的业务板块。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旗下的重要子公司,将启动东方院线这一平台的打造。该平台将以剧院运营管理为核心业务,依托集团的品牌、内容和人才管理优势,打造一流的剧院管理服务平台。
同时,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内容优势。它将以集团丰富的演出内容为基础,协作文旅部中直院团和全国演艺机构的优质内容,引进国际知名的IP剧目,构建独具优势的演出内容供给平台。集团还计划将城市剧院作为优质剧目的首演首发地,通过央地合作联合创制具有城市特色的精品剧目,从而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和演艺场馆的知名度。
本文围绕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介绍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艺术创作、城市文化名片打造、院线建设及剧院运营等方面的情况。集团凭借强大的艺术实力和创新理念,在文化产业领域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之路,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