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活动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原水启用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展开,介绍了西江水引入南沙的过程,阐述了南沙以往面临的水资源难题,以及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概况和重要意义。
新快报讯 记者许力夫报道,在3月21日这一天,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活动,同时也是“源启西江 润泽南沙”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原水启用仪式,在广州南沙盛大举行。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标志着南沙正式步入了以西江水源作为主水源、沙湾水道作为备用水源的“双水源”阶段。自此,百万南沙居民终于能够喝上、用上水量充沛且水质优良的西江水。
活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那从西江干流鲤鱼洲段奔腾而来的西江原水,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它穿越了深埋于地下60米、绵延40多千米的输水隧洞,途径鲤鱼洲泵站、高新沙水库、南沙支线、黄阁水厂、榄核水厂等多个区域。在经过专业的深度处理制水工艺以及科学的运行调度配置之后,这些宝贵的西江水陆续流入了千家万户,滋润着南沙这片土地。
近年来,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广州市南沙区,发展势头迅猛,用水需求和供水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广大市民对于优质水资源的需求和向往愈发强烈。然而,以往南沙面临着诸多水资源难题,比如供水水源单一,一旦主要水源出现问题,供水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咸潮上溯也对水质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缺乏应急备用水源,在突发情况下难以保障供水安全。这些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而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是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它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也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以及广东“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一路向东延伸至深圳公明水库,全长达到了113公里。年供水量高达17.08亿立方米,总投资354亿元。工程由一条干线、两条分干线、一条支线、三座泵站和四座调蓄水库组成,并且在广州南沙新建成了高新沙水库。
该工程于2019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于2024年1月建成通水。它成功实现了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广州南沙、深圳、东莞等地生活生产缺水的问题。同时,还为香港等地提供了应急备用水源,并且逐步退还东江流域生态用水,全面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供水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
2025年广州南沙举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活动及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原水启用仪式,标志南沙进入“双水源”阶段,居民用上西江水。介绍了西江水引入流程,指出南沙以往面临的水资源困境,详细说明了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规模、建设情况及重要意义,其对解决大湾区用水问题和保障多方面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