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褪黑素展开,介绍了其定义、功能、适用人群、副作用等方面内容,同时分析了影响睡眠质量的生活方式因素,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褪黑素和睡眠相关知识。
在现代生活中,入睡困难成了不少人的困扰,很多人开始寻求更多外力的帮助。近年来,褪黑素及其相关产品火了起来,被众多年轻人推崇为“助眠神药”。那么,褪黑素真的能有效助眠吗?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褪黑素。褪黑素是由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也被称为松果体素。它的分泌具有明显的节律特征,在白天,其分泌会受到抑制;而到了晚上,分泌则变得活跃起来。
大脑分泌褪黑素主要用来做什么呢?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调节人的睡眠觉醒周期和昼夜节律。简单来讲,它就像是身体的“生物钟指挥官”,告诉我们的身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醒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表示:“我们过去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褪黑素会随着光线分泌,到晚上太阳落山光线暗下来了,褪黑素开始升高,晚上10点左右是一个分泌的高峰,这时人就会产生困意想睡觉;到第二天早晨有光线以后,褪黑素降低,所以人能保持清醒。但是褪黑素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药物,因为褪黑素特别特殊,每个人的生物利用度不一样,没法成药,所以它现在作为保健品被应用。因此,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催眠的安眠药,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两类人较适用褪黑素
褪黑素作为人体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仿佛自带“健康催眠”的光环。只要在社交平台搜索“失眠”一词,就会有一些所谓的“经验贴”推荐褪黑素。但褪黑素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目前,国内外公认比较适合服用褪黑素的人群大致有两类。
第一类是需要倒时差和倒班的人群,这类人的生物钟出现了紊乱,睡眠节律确实发生了变化,他们可以通过补充褪黑素调整睡眠和觉醒时间。
另一类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逐渐萎缩直至钙化,相应分泌的褪黑素减少,造成生物钟的节律性减弱,通过补充褪黑素,可以促进入睡。
医生提醒,失眠的种类繁多,如果睡不着是因为焦虑或者其他躯体疾病导致,服用褪黑素就没有什么效果,也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同时,有些人群也不适合服用褪黑素,包括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抑郁症患者,以及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等。
褪黑素是“激素” 不能连续使用超3个月
很多年轻人把褪黑素看成“神药”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褪黑素是人体自身也分泌的内源性物质,而不是化学合成的,所以他们觉得肯定是很安全的。实际上,褪黑素作为一种“激素”,不当使用也一样会引起诸多副作用。
复旦大学药理学系主任黄志力指出:“包括欧美等全球范围之内的商家可能对褪黑素进行过分包装,包装以后让民众放心。好像因为它是一个内源性物质,那么内源性物质跟传统的镇静催眠药是不一样的,副作用很低。但凡是药都是要考虑剂量,剂量大一定会引起很多的副作用,比如头晕、发晕、第二天工作效率降低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一些副作用。”
专家提醒,除了头痛、头晕、白天嗜睡等副作用,虽然褪黑素本身不会导致依赖性,但长期依赖外源性的褪黑素调节可能会影响自身褪黑素的分泌。即使是适用于褪黑素调节的人群,也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黄志力还提到:“一般情况,如果超过2毫克是应该得到医生的许可来进行使用的。保健品中一般都是在0.3~1毫克,最多应该在2毫克以下。但是现在有一些产品褪黑素的水平可能都已经超过了3毫克,这比处方药的量还要大。我们建议使用者一般情况下不能连续使用超过3个月的褪黑素,如果超过3个月,就会对人体内分泌进行反馈抑制,使内源性的产生减少。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建议需要使用褪黑素的话进行间断性使用。”
饮酒、吃宵夜、睡前看手机都在影响睡眠质量
了解了褪黑素的真相,再来看看到底是哪些原因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睡眠质量?这其实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从生活方式来看,饮酒越频繁的人夜间清醒次数越多;不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经常吃夜宵的人比不吃夜宵的人更晚睡晚起,睡眠习惯更不佳;调查中还有一个现象比较突出,就是肥胖人群夜间清醒次数更多,睡眠质量更低。调查显示,00后的大学生群体,晚睡晚起成常态,仅有两成左右的大学生零点前入睡,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半夜两点后才入睡。
黄志力表示:“00后的人群睡眠障碍是比较普遍的,主要的特征是他们主动熬夜,睡得很晚,早上不起。一是对电子产品的高度依赖,很多人在睡觉前都要看手机,看到手机掉到床上为止,手机对我们的危害主要是蓝光照射;二是不利于我们睡眠的诱导,我们在浏览电子产品时会带来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引起收看者的焦虑和抑郁行为,这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睡眠质量。”
本文详细介绍了褪黑素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功能、适用人群、副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同时分析了影响睡眠质量的生活方式因素。提醒大家褪黑素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不能盲目将其视为“助眠神药”,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注意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睡眠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