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大阪世博会不到一个月时间,但其现场进度令人担忧,如外国馆建设缓慢、标志性建筑护岸受损等情况。同时回顾了日本举办世博会的历史,介绍了此次大阪世博会的主题、规模、看点等信息,还提及了政治方面的考量以及场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建设费用高昂、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等。
在当今的国际盛会舞台上,世博会一直是各国展示自身魅力与实力的重要窗口。如今,距离大阪世博会开幕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然而现场的建设进度却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目前42个外国馆中,仅仅只有12个完成了外观建设,而内部装修更是毫无头绪,仿佛陷入了无尽的等待之中。不仅如此,近日有媒体发现,大阪世博会的象征性建筑“环形大屋顶”底部面向大海一侧的护岸,已经出现了明显被风浪侵蚀的痕迹,这无疑给本就紧张的筹备工作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日本对世博会可谓是情有独钟。它不仅是亚洲第一个举办世博会的国家,而且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世博会多达5次,在所有亚洲国家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回顾历史,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堪称是一届极为成功的盛会,当时入场观众多达6422万人次,这一辉煌记录直到2010年才被上海世博会所改写。然而,时光流转到2025年,大阪世博会似乎已经注定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很可能会以惨淡的结局收场。
日本大阪世博会建筑护岸受损
将时间回溯到1851年,当首届世博会在伦敦盛大举办之时,日本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自然也就谈不上参与其中了。直到1853年,美国军舰迫使日本打开了国门,此后日本才开始睁眼看世界。1862年,日本派遣了赴欧使节团,顺便观摩了正在举办的伦敦世博会,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在《西洋事情》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到了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日本便开始参展,向世界介绍了德川幕府的相关情况。而日本作为世博会的正式参展国,则始于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
早在1890年,日本就萌生了举办世博会的想法,但由于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这一设想只能被暂时搁置。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日本获得了194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该世博会由东京和横滨联手主办,主题是“东西文化的融合”。当时主办方甚至已经印好了入场券准备发售,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这届世博会被迫终止,东京的胜关桥就是当时为举办世博会而建设的。
直到1970年大阪世博会取得巨大成功后,日本仿佛开启了举办世博会的热潮。此后,日本相继于1975年举办了冲绳世博会,以海洋为主题,有36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展,入场人数达到349万;1985年举办了以科技为主题的筑波世博会,48个国家和37个国际组织参展,入场人数多达2033万;1990年又在大阪举办了以花卉与绿色为主题的世博会,83个国家和37个国际组织参展,入场人数为2312万;2005年则举办了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121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参展,入场人数达2205万。
今年的大阪世博会以“构建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为主题,围绕“健康生活的多种方式”和“可持续社会经济系统”两大核心,探索如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届时将有15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个国际组织参加,预定的入场观众为2800万人次。日本铁路公司还将推出“世博会 + 游一处景点”的促销活动,经济产业省预计本届世博会的经济波及效应将达2.9万亿日元(约1400亿元)。
大阪世博会的主要看点之一,是一个超大的木结构环状回廊。这个回廊高达12米,直径达615米,面积达29.7公顷,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所有外国馆和国际组织馆均设在回廊内,日本国内各场馆和相应的室外活动场所则设于回廊外,其中包括大阪地铁中央线的梦洲站。从大阪火车站坐环线换乘该线至世博会场馆仅需30 – 40分钟,站在回廊屋顶上,还可以在鲜花丛中眺望大海,景色十分迷人。
由于预计入场观众人数没有预期的那么多,而且各场馆完全实行预约制,大阪世博会力争实现“排队时间短、不拥挤”的目标。然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去年10月,石破茂走马上任首相后,应邀出任大阪世博会的名誉会长。今年1月19日,他前往大阪视察了世博会的筹备情况。1月17日,他还在东京会见了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科肯切斯,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使世博会获得成功。
此前,石破茂在访美与特朗普会谈时,热情邀请特朗普今年访日,特朗普已接受邀请,很可能在今年7月成行并出席世博会美国国家馆日活动。日方刻意将美国馆日设在7月19日,而次日就是预定的参议院选举投票日(如果例行国会不延长的话),显然有意让特朗普为自民党背书,力争赢得这场选举。毕竟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国家馆就是美国馆,当时美国馆展出了月球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传媒曾以“1小时8000人参观月球石”为新闻标题来形容其受欢迎程度。
美国馆的“月球石”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当时的传媒以“1小时8000人参观月球石”为新闻标题来形容其引起的轰动。
显而易见,在联合执政党的众议院席位不到半数的情况下,世博会的成功与否与政局的稳定密切相关。因此,石破政府竭尽全力确保世博会获得成功。
然而,大阪在获得世博会主办权后,筹备工作进展极为缓慢,而且各参展国建设展馆的费用高得离谱。自2023年11月以来,墨西哥、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相继宣布退出。
大阪世博会场馆建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各国自建馆,费用自理。原先有60个国家打算自建馆,后来北欧五国决定统一建馆,这就减至56个;二是主办方提供以预制件装配法建设的场馆,有两个国家接受这一方案;三是主办方建成后租借给各参展国,其他参展国均采纳这一方案。目前已有25个国家从自建馆转向接受主办方提供的场馆,因为这样可以降低费用。
去年4月13日,即倒计时一周年之际,56个自建馆国家中已有8个国家放弃这一方案,剩下的48个国家中,16个国家馆的承建方即施工单位居然还没确定,已开工的只有14个国家馆,仅为自建馆的1/4。到去年8月底,居然还有7个国家馆尚未开工,其中3个馆连施工方都没有确定,马耳他国家馆则直到去年12月9日才开工!截至今年2月底,在47个国家自建馆中,已竣工的仅为6个!
为此,组委会决定在3月份实施三班倒抢工期,但如此操作很可能对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问题。日本全国建筑工会已向组委会发出警示,要求在抢工期的同时确保建筑工的健康和安全,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由于建筑工人严重短缺和建材成本攀升,大阪世博会的场馆建设费用高得惊人。以最简单的第二类预制件场馆为例,其造价居然高达每平方米80万日元(近4万元)。这类场馆的建设要求不高,世博会结束后马上拆除,但其造价居然是建造永久性仓库造价的10倍之多,也比东京的医院造价高出1倍,酒店和车展场馆的造价也没有那么高昂,这简直是坐地起价。
大阪世博会的场馆建设效率也极为低下,官僚主义盛行,这一现状引发了各国参展方的强烈不满。例如建馆从开始申请到拿到开工许可证,需要3个月以上,而且需要凑满4张许可证才能开工。相关的申请材料均为日文,各主管部门从不主动提供任何协助,这对外国参展方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各国都希望本国的场馆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因此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就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应灵活应对,变通执行相关规定。但大阪世博会主办方和相关政府部门却以不变应万变,任凭各参展方怨声载道,依然我行我素,让人无可奈何。
场馆建成后还要布展,并对员工开展相应的培训,这些工作是否能及时完成,主办方心里根本没有底。一些自建馆的国家表示:由于迟迟无法确定建筑承包商,他们很担心展馆建设能否及时完成。此前在筹建第一类展馆的一位波兰负责人曾如此抱怨,“我们很难找到建筑承包商,我很担心我们是否能够及时完成国家馆的建设。”
本文围绕大阪世博会展开,在回顾日本举办世博会历史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此次大阪世博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建设进度缓慢、费用高昂、效率低下以及官僚主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场馆建设,还引发了各国参展方的不满。同时,也提及了政治方面的考量,凸显出世博会的成功与否对日本政局稳定的重要性。整体来看,大阪世博会前景堪忧,想要取得成功困难重重。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