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的播出时间,详细介绍了讲者李鸿宾的学术背景与成就,阐述了河西走廊重要性的实质以及其在唐朝前后期战略地位变迁的相关因素,最后呼吁观众关注节目。
甘肃卫视精心打造的《丝路大讲堂》即将精彩开讲
就在3月23日 21:30
我们诚挚地与您相约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不见不散!
讲者介绍
李鸿宾,他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博士生导师。他在学术领域身兼数职,担任着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等重要学术职务,并且还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李鸿宾教授主要致力于隋唐五代史、中国中古胡汉(即民族)关系史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发表了专业论文160余篇,出版了如《唐朝朔方军研究》《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等多部学术专著。此外,他主讲的《唐史五讲》《唐史四讲》分别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一流课程,并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网络媒体上广泛播放,深受广大学习者的喜爱。
—–
“河西走廊,从地理层面来看,它是一个独特的地理结构,具有特殊的地缘意义。然而,它的真正意义并非仅仅体现在地缘本身。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在这个地区的人群。更关键的是,这个地区的人群受到权力和国家的支配统合。所以说,河西走廊重要性的实质是地缘、人群和国家三者之间的有效链接。”
河西走廊在唐朝前后期战略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迁,而这一变迁与“结构性关联”“地缘政治”和“异质性人群组合”这三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无论是整体的结构性关联,还是地缘政治,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群的具体组合之上。因为如果没有人群,那么所有的关联和政治因素都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如今的河西走廊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待我们去发现
让我们一起关注甘肃卫视
3月23日 21:30
准时收看《丝路大讲堂》
本文围绕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展开,介绍了节目播出时间,着重介绍讲者李鸿宾的学术成就,阐述了河西走廊重要性实质和唐朝前后期战略地位变迁因素,最后呼吁观众关注节目了解更多精彩,让观众对节目内容有了初步认知和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