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减持创纪录,欧中股市成机构投资者新宠,资金大挪移:美股降温,欧洲与中国股市升温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期全球资金流向的巨大变化,美股遭遇创纪录减持,而欧洲和中国股市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分析了美股减持的原因,以及欧洲和中国股市受关注的表现和背后因素。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波澜再起,资金流向出现了显著且巨大的变化。一边是美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创纪录减持,市场陷入动荡;另一边则是欧洲和中国股市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美股减持创纪录,欧中股市成机构投资者新宠,资金大挪移:美股降温,欧洲与中国股市升温

从数据来看,3月份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机构投资者正以有记录以来最快的速度从美国股市撤资。与此同时,他们对欧元区股票的配置比例达到了3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美银证券近日发布的亚洲基金经理调查报告,在资产配置偏好方面,中国市场的地位大幅跃升,跃居亚洲第二。有高达50%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建仓中国资产。

机构的美股持仓从净超配降至净低配

在多重因素的扰动之下,近期美股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美股三大指数在今年以来全部下跌。其中,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到7.9%,在全球重要市场指数中排名垫底。

机构投资者对美股的配置仓位在3月发生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规模降幅。美国银行的调查显示,在3月7日至3月13日期间,全球基金经理将美股持仓规模大幅削减了40个百分点。从2月的净超配17%直接降至3月的净低配23%,这样的削减比例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此次调查涵盖了171名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资产总额高达4260亿美元。而且,机构投资者对美国科技股的态度也颇为悲观,净低配水平达到了12%。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的调查也进一步证实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对美国股市持乐观态度的投资者比例降至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鹏华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李悦分析指出,当前美股科技巨头股价的剧烈调整,反映出市场对其高估值和盈利增长的担忧。一方面,美国经济数据边际走弱,这增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速下行的担忧;另一方面,DeepSeek以及众多高性价比模型的出现,使得算力优势带给美国科技股的整体溢价受到压制。近期微软削减数据中心的举动,更是加剧了市场对美国AI资本开支持续性的担忧,这些因素都给美股带来了明显的下行压力。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也表示,DeepSeek冲击了过去两年美国的“AI叙事”,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之前美国AI科技公司过于乐观的盈利预期。此外,自ChatGPT诞生以来,外资是美股净买入的绝对主力,累计占比70.2%。这背后体现的是全球化时期外资对美元资产安全性和成长性的信任,而如今这一信任的基础正随着美国的全球收缩战略而出现裂痕,全球资金很可能将在美国和非美市场之间进行再平衡。

欧洲股市逆袭

在美股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欧洲股市成为了资金“出逃”美股后的受益者之一。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德国DAX和法国CAC40指数在今年以来分别上涨了14.98%、8.97%,在全球重要市场指数中排名居前。

美国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机构投资者减持美股的同时,对欧元区股票的配置比例跃升了27个百分点,达到了202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是自1999年美国银行开始记录以来,资金从美国涌向欧洲的最急剧转变。道富的股票市场仓位数据显示,目前投资者对欧洲银行股的持股量已经高于对美国科技股的持股量。

安本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迪格尔(Paul Diggle)认为,全球资金正在从美股向欧洲和中国股市转移。这两个市场此前并不被看好,存在结构性增长逆风,但现在它们的估值具有吸引力,并且出现了积极的政策催化剂。

保罗·迪格尔表示:“欧洲股市存在着机遇,特别是德国,正出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催化剂——增加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此外,德国政府最近的宪法改革允许其扩大财政支出。预计这些变化都将对欧洲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并提升欧洲股市的评级。”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克里斯蒂娜·霍珀(Kristina Hooper)在谈及近期欧洲股市走强的原因时,认为有四个关键的驱动因素:第一,欧元区未来的货币政策将比美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宽松;第二,花旗经济意外指数显示欧元区为正值,这意味着欧元区实际经济情况好于普遍预期,而美国的经济意外指数为负值,表明其不及预期;第三,尽管欧元区盈利势头为负,但盈利状况在持续改善,而美国企业的盈利势头并未出现改善迹象;第四,欧元区的估值相对较低,而美国的估值非常高,基本上是完美定价或接近完美定价。

中金在研报中预计,过去长期流入美元资产的欧洲资金有望回流欧洲,这将对美欧资产产生深远影响。

DeepSeek问世引资金追逐中国资产

当美股遭遇大幅抛售时,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提升。3月18日,美银证券发布了一份面向亚洲基金经理的调查报告,共有205名、资产管理规模总计达4770亿美元的成员参与了此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从资产配置偏好来看,中国市场一举跃升至亚洲第二的位置。其中,AI、芯片和互联网依然是亚洲机构投资者压倒性看好的中国投资主题。在判断经济企稳和政策宽松的信号已经足够明确的基础上,50%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建仓中国资产,较2月调查时的32%显著跃升;另外还有19%的投资者正在等待更加清晰的经济信号。

景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首席投资总监马磊认为,随着中国聚焦于促进消费,人工智能及科技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对中国股票的重新评级可能会继续,这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增加中国股票敞口的机会。

“海外资金在亚太市场的配置开始再平衡,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估值的修复。”摩根士丹利基金称。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市场风格会延续均衡基调,且有可能呈现快速轮动的格局,较难像2月那样聚焦于科技成长股。因此,自下而上寻找优质个股是更好的策略。从行业角度来看,受益于国内消费刺激政策的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以及医药、新能源、有色、军工等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本文围绕近期全球资金流向的变化展开,详细分析了美股减持、欧洲股市逆袭以及中国资产受青睐的情况。美股因经济数据、科技竞争等因素遭遇减持,而欧洲股市凭借政策利好和估值优势吸引资金,中国资产也因经济和科技发展潜力受到机构投资者关注。全球资金正处于重新配置的阶段,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各市场动态。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594.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