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新国标,共筑食品安全美好未来

本文围绕新一批食品新国标展开,介绍了其公布情况、涉及食品类别,分析了新国标在避免误导消费者、推广数字标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调企业应遵守标准,多方协同保障食品安全。

近期,又有一批备受关注的食品新国标正式亮相。

在3月27日这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9项标准修改单。相关报道显示,这些标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消费的各类食品紧密相连,像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等等。

此次新国标的出台,可谓是直击民生痛点,积极回应了舆论关切,着实令人感到欣喜。从避免“零添加”“不添加”等容易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到强制要求标示致敏物质;从要求准确标示营养成分,再到推广应用数字标签等,每一项举措都有着重要意义。

聚焦食品新国标,共筑食品安全美好未来

就拿所谓的“零添加”“不添加”来说,在市场上,很多食品生产厂家和商家都热衷于用“零添加”来标榜自家食品绿色健康、无污染。可实际上,这种标榜不过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罢了,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甚至还涉嫌欺骗消费者。不少消费者在“零添加”这个华丽滤镜的诱导下,花了不少冤枉钱,却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健康保障。

再看看推广应用数字标签这一项。在以往,一些厂家和商家总爱在食品标签上耍些小心思,出于各种目的,让消费者“看不清”“找不到”标签上的关键信息。而此次新国标增加了数字标签的标示要求,实现了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等功能。这一举措,不仅大大提升了消费者阅读标签信息的体验感,同时也对那些爱耍小聪明的商家形成了有效的制约。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其中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了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食品国标数量越来越多,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这表明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监管部门在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上越来越精准。

既然设置了新国标,那么就必须严格遵守新国标,让各类标准协同发挥作用。正如相关报道所说,标准体系中的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过程规范、检验方法这四大类标准相互衔接,能够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比如说,为了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就需要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明确标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再比如说,新标准要求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提示语,食品生产企业就不能对这些要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其实,新国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标准,它只是契合法治精神、呵护公众健康的底线要求。对于企业而言,千万不要心生抵触情绪,更不能阳奉阴违。

“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抓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食品安全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场“猫鼠游戏”,而应该是良心与规则的双向奔赴,是守规和监管的协同发力。所以,只有当企业坚守底线、监管不缺位、公众共同参与的时候,食品新国标才能更好地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本文介绍了新一批食品新国标的公布情况及涉及食品类别,阐述其在解决民生痛点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应遵守标准,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新国标更好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安心。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882.html

(0)
melissamelissa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