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宣陈思诚担任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主席一事,介绍了陈思诚在电影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以及他与北影节的过往渊源,阐述了他担任此职对北影节项目创投及中国电影传承的重要意义。
3月25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账号公布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陈思诚将出任第十五届北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主席,主题为“苔岑相映,共筑光影传承”。
陈思诚,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一直以先锋的姿态,积极探索着中国电影的无限可能。此次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宣布,这位集导演、编剧、演员、监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电影人——陈思诚,将担任本届北影节项目创投的终审评委会主席。凭借他对内容和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相信他能够为中国电影发掘和甄选出更多优秀的创作新生力量。
当天,陈思诚也在微博上正式官宣了这一消息。他表示,在北影节十五周年之际,很荣幸能以创投评委的全新身份参与其中。他热切地希望更多怀揣创作热忱与初心的青年电影人能够加入进来,同时也承诺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助力各位从这里开启新的征程,不断拓宽国产电影类型的边界,充分展现才华并赢得观众的喜爱,共同奔赴这场美妙的电影之约。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
终审评委会主席:陈思诚
陈思诚的电影之路可谓精彩纷呈。2001年,他在首部主演电影《法官妈妈》中初露锋芒。5年后,凭借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成才”这一经典角色,他成功走入大众的视野。而当他转型成为导演后,构建的“唐探宇宙”更是让他在中国影坛占据了核心地位。2015年,《唐人街探案》的上映,开启了国产悬疑喜剧的新纪元,被媒体赞誉为“中国类型片工业化里程碑”。此后,“唐探”系列电影不断创造华语电影IP的票房佳绩,以“喜剧 + 推理”的独特混搭模式打破了类型壁垒,将中式幽默与全球侦探文化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银幕文化输出。
在后续的几年里,陈思诚监制了《误杀》系列电影。该IP巧妙地将悬疑犯罪类型叙事与社会话题相结合,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再次掀起了悬疑电影的热潮。2023年,由他监制的《消失的她》以35亿的票房成绩刷新了暑期档悬疑片的票房纪录。影片中嵌套式叙事和视觉隐喻手法令人印象深刻,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更是引发了全民的广泛热议。2024年,他监制的电影《三大队》获得了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六项提名,并斩获两项大奖。陈思诚提出的“唯真不破,以情动人”的创作核心,让影片能够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近年来,陈思诚的个人导演作品如《解密》《唐探1900》等,也在不断进行多元化类型的尝试和工业化制作的升级。在高效创作和创造票房神话的背后,陈思诚始终坚持对电影产业化的探索,致力于剧本开发、技术制作、人才培养、后期投建等全产业链的帮扶。其中,他尤为关注对新生代电影人的选拔和扶持。无论是在台前参与创制类综艺的指导工作,还是在幕后搭建项目孵化平台,都充分体现了他将个人商业价值转化为行业公共资源的努力,这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是北京市场项目创投的使命高度契合。
实际上,陈思诚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了。2018年,他带着《唐人街探案2》参与启动“天坛行动”,并畅谈了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此后,在与北影节的多次接触中,他始终坚守初心,践行着开源经验的理念和代际传承的承诺。2020年,他参与了“十年·如影——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主题论坛”,与众多电影人共同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影视创作。2023年,他监制的影片《消失的她》入围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并获得场刊专业媒体评分第一。此外,他还出席了“电影强国国际合作论坛——以光影之桥,促文明互鉴”,分享了关于商业类型片赴海外创作的经验和感想。
项目创投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核心板块之一,它不仅是筛选优质项目的平台,更是连接文化基因、产业逻辑与时代精神的重要枢纽。陈思诚作为评委会主席的加入,无疑将为北影节项目创投注入新的活力,更有助于发掘那些兼具商业潜力与人文价值的佳作,为新生代电影人的选拔和培养搭建桥梁、指引方向,助力项目孵化落地,推动中国电影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介绍了陈思诚担任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主席这一消息,回顾了他在电影领域的辉煌成就和对电影产业化的探索,强调了他对新生代电影人的关注与扶持。同时,阐述了他与北影节的深厚渊源,指出他的加入将助力北影节项目创投发掘优秀作品,推动中国电影的传承与延续。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