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国产电视品牌改写电视尺寸规则 告别小屏遗憾,国产电视品牌重塑客厅格局

本文围绕电视尺寸选择及大屏电视存在的问题展开,介绍了以海信为代表的国产电视品牌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大屏电视痛点,重新定义电视规则,推动电视大屏化趋势发展的相关内容。

突破传统,国产电视品牌改写电视尺寸规则 告别小屏遗憾,国产电视品牌重塑客厅格局

对于茜茜而言,新房入住后最大的遗憾,便是电视买小了。在新房装修的时候,她心里一直有个担忧,觉得电视买大了,眼睛长时间看着会很累。于是,她谨慎地把电视尺寸选在了65吋。可入住之后,麻烦接踵而至。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嚷着“画面太小”;老公看球赛的时候,也不停地吐槽“根本看不清球员号码”;而全家一起追剧时,电视屏幕反光严重,观看体验糟糕透顶。

其实,很多人和茜茜一样,在购买电视时遵循着“按距离选尺寸”的传统规则。大家心里都渴望能拥有大屏带来的沉浸感,但又被“画质差、怕伤眼、怕不协调”等担忧给劝退了。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这些曾经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今都已经一一得到了解决。

在2025年的AWE展会上,众多电视品牌纷纷带来了新的产品和理念。《一点财经》敏锐地观察到,海信电视以“客厅WALL时代”为突破口,展出了多达20余款百吋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发的100和116英寸RGB – Mini LED,100英寸、136英寸和163英寸的Micro LED电视,以及100和120英寸探索X1系列激光电视等。值得一提的是,Micro LED产品目前最大还支持271英寸定制。这些产品不仅是世俱杯全球官方电视,更重要的是,它们定义了“墙有多大,电视买多大”的全新消费趋势,彻底颠覆了“按距离选尺寸”的传统规则。

突破传统,国产电视品牌改写电视尺寸规则 告别小屏遗憾,国产电视品牌重塑客厅格局

从过去的“不敢买大”到如今倡导的“按墙选尺寸”,电视品牌究竟是如何重新定义“电视与墙的关系”的呢?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让用户告别“买小”的遗憾呢?

他们为何担忧大屏电视?

陈女士家的采光条件非常好,但家里的电视却常常遭到家人的吐槽。有时候,她会重温《权力的游戏》等经典影视剧,可当阳光照进客厅,整个客厅变得明亮起来之后,电视的显示效果就会变得很差。比如龙妈喷火的暗场画面,会因为反光而变成“一团灰影”。她还发现电视的色彩严重失真,就像在看《舌尖上的中国》时,里面的红烧肉呈现出来的竟是“酱色一坨”。这其实折射出了传统大屏电视的弱点,即在明亮环境下,暗场画面表现不够出色,色彩表现也明显不足。

好在海信、TCL、创维等国产电视品牌,都在努力致力于解决这些“显示痛点”。在AWE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海信116UX有着出色的表现。它能够敏锐地感知光线的强弱变化,自动调高亮度和对比度,减少光晕,让画面变得更加细腻,也让观看者的眼睛感觉更加舒服。在色彩表现方面,海信116UX更是厉害,它能够将油脂的琥珀色光泽、瘦肉部分的肌理分层都清晰地还原出来,甚至有消费者开玩笑说“看着都给看饿了”。

和陈女士不同,张先生购买100吋电视的目的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玩”。他喜欢用电视打游戏、看球赛,还会跟孩子一起利用电视互动学习。一开始,他是很抗拒100吋电视的,因为听朋友说这种大屏电视能耗比较大。不过,为了自己的娱乐需求和孩子的教育,他还是咬咬牙入手了一台。然而,买回来之后的体验却并不理想。画面偶尔会出现拖拽的情况,距离近一点看,还会出现像马赛克一样的画质。而且,蓝光辐射让孩子的眼睛经常感到疲劳干涩。

不过,这些问题如今已经被高刷技术和护眼技术成功解决。就拿海信电视100E8Q Pro来说,用它玩游戏时,画面非常流畅,不会出现拖尾的现象,亮暗层次也十分分明。它还通过了低蓝光认证,辐射很低,消费者完全不必担心眼干眼涩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相比QD – OLED电视及传统Mini LED电视,海信RGB – Mini LED电视在节能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实现节能20%以上。

如果消费者还想追求更大尺寸的观看体验,海信136吋及163吋的Micro LED电视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们不光做到了极致纤薄,还能自由拼接,实现“尺寸自由化”,这完全突破了传统对大屏的想象。另外,一直以来大屏激光电视存在的亮度问题,也被最新的海信激光电视探索X1给成功解决了。它搭载了首创的“光谱选择屏幕”,这是行业首次利用激光的光谱特性,构建微纳光学架构,对激光电视发出来的光谱进行高效呈现,亮度直接提升了40%。

突破传统,国产电视品牌改写电视尺寸规则 告别小屏遗憾,国产电视品牌重塑客厅格局

当然,在AI时代,电视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是“观看设备”。如今,海信电视已经完成了AI与电视的全面融合及深度应用。它率先接入DeepSeek,并内置了行业领先的18大AI智能体。这些智能体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和意图,自动触发匹配的智能体服务。有了它,电视可以成为你的家庭老师,为你答疑解惑;可以成为你的健身教练,指导你科学锻炼;还可以成为你的旅游向导,为你规划旅游路线,真正实现了无障碍交流和服务。

从国产电视品牌的产品表现来看,消费者完全可以打消购买100吋大屏电视的担忧。那么,这些产品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技术做到这一点的呢?

技术拆解——海信电视的“视觉密码”藏在哪?

电视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每一次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都离不开技术的巨大创新。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红、绿、蓝是三原色,几乎可以混合成所有颜色。然而,一些传统大电视的显示技术就像“单色手电筒”,不能直接发出三原色的光,需要进行二次色转换,这就导致色彩显示不足。而RGB三维控色技术则不同,它可以独立控制RGB三色光源,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重大升级,带来了指数级的画质提升。比如,它实现了99%超高色纯度、97% BT.2020色域、3*26bits控色精度、87%色彩体积等,这些指标都实现了碾压级升级!

简单来说,有了RGB三维控色技术,颜色的表现更加出色。红色鲜艳欲滴,不会发灰,不再像蒙着一层灰白滤镜;蓝色纯净不浮白,没有脏感,幽蓝光晕都能透屏而出;绿色渐变层次更加丰富,比普通电视能让用户多看一倍的细节。不仅如此,即便是在大屏高亮的极限观影场景下,RGB Mini LED也能节能20%。可以说,它超越了QD – OLED以及目前所有QD – Mini LED产品,在综合画质表现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

突破传统,国产电视品牌改写电视尺寸规则 告别小屏遗憾,国产电视品牌重塑客厅格局

除了RGB三维控色技术,芯片也是海信呈现优质画质的关键杀手锏。

目前来看,海信是行业首家且唯一一家拥有独立画质芯片并迭代的电视企业。其拥有的信芯®AI画质芯片H7是全球首颗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能够做到光色同控。它就像一位“24小时驻场修图师”,每时每刻都在结合用户的真实观看环境,给运动画面“去模糊”、给暗场“打光”等等,全面优化色彩、清晰度、对比度等各项画质指标。

既然是大屏电视,很多人自然会关心电视屏幕的品质。以前,国内厂商生产电视主要依赖进口屏幕,但如今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屏迅速崛起,也大大提升了国产电视品牌的屏幕素质。

海信与京东方联合定制的黑曜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面升级的黑曜屏Ultra,实现了更立体的四倍黑度和178°超广视角。形象地说,这块屏幕就像“顶级防晒墨镜”,凭借1.28%超低反射率,在强光下不会反光,在暗夜里也不会丢失细节。178°广视角让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时,每个位置都能有像C位一样的观看体验。

国产品牌重新定义“电视规则”

展望未来,电视大屏化无疑将是大势所趋。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达到了2.08亿台,大屏电视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聚焦到国内市场,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电视行业75吋销量占比达到23.2%,超越了占比19.7%的65吋,成为新晋第一大尺寸,这标志着中国电视行业全面进入了大屏时代。

突破传统,国产电视品牌改写电视尺寸规则 告别小屏遗憾,国产电视品牌重塑客厅格局

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些电视品牌仍然陷入卷参数的军备竞赛中,而用户却抱怨“参数越高,体验越玄”。事实上,与其盲目地卷参数,不如像海信电视一样,深入到用户实际的生活场景当中,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的痛点,这样必然会取得用户的认可,获得更大的发展增量。

过去,不少电视消费者习惯先确定装修风格,再选择电视。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反而要求以电视尺寸为中心来设计电视墙。因为电视正在从单纯的“观影工具”进化为“空间重塑者”。海信提出的“按墙选屏”理念,本质上是将电视从孤立的硬件转变为空间设计元素,这无疑是符合用户需求的。

在大屏化的全球浪潮中,海信、TCL、创维等国产电视品牌正在占据上风,其中海信的表现尤为突出。Omdia数据显示,2024年海信系电视全年出货量达到2914万台,出货量份额占14%,排名全球第二。在98吋+、100吋+超大屏电视市场,海信分别占据30.3%、58.8%的出货量份额,居全球第一。

全球电视产业的中心,过去一直被日韩企业占据。不过,以海信为代表的国产电视品牌让外界看到,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未来,越来越多如同RGB三维控色一样的“国产技术”,或许将成为国际技术标杆,“中国标准输出”也可能成为一种风潮。

突破传统,国产电视品牌改写电视尺寸规则 告别小屏遗憾,国产电视品牌重塑客厅格局

结语

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客厅墙面上,或许都会安装上一块电视大屏。

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挂在墙上的大屏幕”,而是与家居、生活深度融合的“空间枢纽”。电视品牌不仅仅是在制造更大的屏幕,更是在创造更自由的空间。

同时,电视品牌也需要实现从“参数竞赛”到“体验创新”的战略升维,让用户不再为屏幕跟墙面之间的选择而犯难。

本文围绕电视尺寸选择及大屏电视问题展开,介绍了海信等国产电视品牌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大屏痛点,重新定义电视规则。指出电视大屏化是趋势,国产电视品牌在竞争中占据上风,未来“中国标准输出”有望成风潮,电视品牌应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创新”。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033.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