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以及《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展开。介绍了典礼举办的时间和地点,着重阐述了《条例》的施行情况、立法目的、特点、保护对象范围以及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等内容。
记者从3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中了解到,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确定于4月4日,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盛大举行。而备受关注的《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将于4月1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黄帝陵保护即将迈入法治化的全新阶段。
在发布会现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一处处长赵虹指出,推进黄帝陵保护立法工作意义重大。这不仅是进一步规范祭祀活动的有力手段,更是传播黄帝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举措。经过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的审议,《条例》全票表决通过。该《条例》共有五章三十一条,自4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
赵虹介绍道,与以往的文物类立法有所不同,《条例》在明确文物保护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彰显黄帝陵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致力于推动文物保护、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
图为航拍的黄帝手植柏。(资料图)张远 摄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扩展了黄帝陵的保护对象范围,构建起了一个涵盖多个维度的保护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文物遗迹遗存,还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以及自然环境等。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基础上,《条例》将保护区域内以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为代表的桥山古柏群等古树名木、黄帝陵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周边的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都列为了保护对象。
此外,《条例》还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它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打造黄帝陵文化旅游IP,开发黄帝陵主题文创产品,以此促进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条例》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列举了保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为黄帝陵的保护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赵虹强调,“《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的制定,首次将黄帝陵的保护提升至法治化的高度。这对于加强黄帝陵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彰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时间和地点,重点阐述了《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的施行,包括立法目的、与以往立法的不同、扩展的保护对象、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以及其重要意义,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