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融入劳动教育,江大附小学生体验作物栽培

江苏大学农业“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联合江苏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50余名小学生走进智能玻璃温室化身“小小新农人”体验作物栽培,了解蔬菜知识并参与播种实践,同时活动也是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创新尝试,旨在激发孩子对农业和劳动的热爱以及乡村振兴的使命感。

在春日的美好时光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拉开了帷幕。正所谓“大手牵小手,争当小农人”。3月21日,江苏大学农业“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牛亚晓、于洁,教学系的周脉乐以及设施系的张栎老师等,携手江苏大学附属小学,共同开展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

科技兴农融入劳动教育,江大附小学生体验作物栽培

现场

瞧,江大附小的孩子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他们迈着欢快的步伐,踏入了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智能温室。活动一开始,张栎老师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农业专家,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四种蔬菜的生长习性、种植季节以及营养价值。张老师生动地说道:“黄瓜呀,特别喜欢温暖的阳光,就像小朋友喜欢温暖的怀抱一样;而番茄的幼苗可娇气啦,特别怕霜冻;菠菜和生菜呢,那可是‘耐寒能手’,就像勇敢的小战士。”同学们都听得聚精会神,还认真地记录着要点。

紧接着,农业“强国行”团队的老师们来到同学们中间,现场演示起了松土、挖沟、撒种、覆土等种植技巧。老师们熟练的动作让同学们看得眼睛都直了,大家一个个跃跃欲试,心里早就迫不及待想要“大展身手”了。随后,在科研人员的细心指导下,小学生们分成小组,积极参与到黄瓜、番茄、菠菜、生菜的播种实践环节中。在划分好的种植区内,学生们纷纷戴上手套,手持小铲子、水壶等工具,分组行动起来,那场面十分热闹。

黄瓜组的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就像呵护宝贝一样,将种子埋入疏松的土壤中;番茄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仔细地调控株距,认真学习“浅栽深培”的诀窍;菠菜、生菜组的同学们则采用“条播法”,均匀地撒下种子,然后细心地覆盖上薄膜来保温。现场,不时传来同学们的感慨声,有的同学惊讶地说:“原来播种密度,会影响蔬菜的生长质量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劳动教育,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热爱农业、尊重劳动的种子。同时,也让孩子们亲眼看到科技是如何赋能传统农业的,从而激发新一代对乡村振兴的使命感。”

江苏大学农业“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与江大附小联合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学生们在智能温室了解蔬菜知识、参与播种实践。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作物栽培乐趣,感知科技兴农力量,也是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创新尝试,有助于在孩子心中种下热爱农业、劳动的种子,激发其乡村振兴使命感。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127.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