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内海关为支持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创新推出“保税+ERP”监管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内容、推广情况,以及对联想、比亚迪等企业带来的便利和成效,最后提及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将全面推广该模式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了解到,为了支持外贸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这一目标,广东省内海关在保税监管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海关创新了保税监管理念、制度和方式,大力推进与现代大型保税加贸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相适应的“保税+ERP”监管模式改革。这一改革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目前,省内海关已经通过“保税+ERP”对接了115家保税加贸企业的ERP系统,在全国试点企业数量中占比达到66%。
据相关介绍,“保税 + ERP”监管模式有着独特的运行机制。海关会对接抓取企业 ERP 系统(也就是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与进出口活动相关的生产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接入海关大数据池。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和海关业务数据的交叉印证,然后利用数据共享来精简保税监管的程序性手续,进而实施顺势监管。目前,“保税 + ERP”场景已经在广东省内的深圳、拱北和汕头等海关得到了复制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对接了比亚迪、联想、宁德时代等175家企业,2024年这些企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4万亿元。
深圳海关关员前往ERP对接企业现场调研企业内部管理情况 深关宣供图
联想华南关务经理尹庆华分享了该企业在采用“保税 + ERP”监管模式后的变化。他通过电脑申报录入需要进口的料件数据,点击申报后,仅仅1分钟就收到了申报成功的系统回执。他介绍说:“我们公司订单量大,90%都是客制化型号,客户要求我们快速响应、快速交付,加工贸易成品备案频繁,每年都需要办理超过800次的加工贸易账册变更。按照原有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我们需要等海关审核后才能订货、生产、出口,产品的交付时间比较长,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参与了‘保税 + ERP’监管改革后,我们把必要的生产管理数据向海关开放,海关为我们提供了‘视同已报备’‘顺势盘点核销’等便利措施,免除了料件串换等重复性报备手续,我们公司的加工贸易账册变更业务办理时间节约了一半以上。”
以深圳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为了降低维修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展了平板电脑、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保税维修业务。然而,由于料件的进出转存数量大、时效性强,边角料处置监管严格,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效果不够明显。针对企业拓展保税维修业务的需求,深圳海关创新实施“保税 + ERP”监管模式。通过对接企业ERP系统,开发大数据智能监控指标,对保税维修替换件、坏件、旧件、无法修复件等物料信息进行追溯,动态监控企业维修货物流向,强化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旧件、坏件等固体废物处置监管。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关务经理许晓峰表示:“在海关和商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耐心指导下,我司成功获批‘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质,保税维修业务也不断升级扩容,有力支撑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据统计,自2024年7月开展业务以来,该企业区外保税维修业务维修进出口货值已突破8000万元。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稽查工作处副处长叶坤表示,下一步,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将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按照海关总署的部署,在广东省内全面复制推广海关“保税 + ERP”监管模式,切实提升助企惠企的能力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海关力量。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内海关创新推行的“保税+ERP”监管模式,该模式通过对接企业ERP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精简监管手续,提升了监管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联想、比亚迪等企业从中受益,业务办理时间缩短、业务规模扩大。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将全面推广该模式,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