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展开,分析了老年抚养比增长对养老金制度和个人储蓄带来的挑战,介绍了全球养老压力增加的现状及原因,还提及养老金储蓄缺口庞大的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老年抚养比正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这一变化给全球各个地区的养老金制度以及个人的养老储蓄都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所谓老年抚养比,指的是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里老年部分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例,它直观地反映出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的老年人数量。
安联集团新发布的《2025年安联全球养老金报告》显示,随着全球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攀升,各地区的老年抚养比将会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部分新兴市场,未来25年老年抚养比预计将增加近两倍。同时,报告测算得出,目前全球养老金储蓄缺口大约为51万亿美元,这充分凸显了进行养老规划的紧迫性。
全球养老压力将显著增加
报告引用联合国的预测数据指出,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将从8.57亿人急剧增长至15.78亿人,几乎实现了翻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区的老年抚养比会有显著的增加。从报告数据来看,像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沙特阿拉伯等新兴市场地区,老年抚养比在未来25年将增加近两倍。
在这种情况下,安联的调查发现,现有的现收现付筹资养老金制度(也就是劳动力人口缴费用于支付现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安联指出:“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缴费人数不足,而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数量却在增多,这就导致养老金的收支出现失衡,难以维持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例如日本、希腊、意大利等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公共养老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比较高,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虽然一些国家因为移民的流入暂时缓解了养老压力,但从长远来看,移民的稳定性存在疑问,养老金的可持续性也令人担忧。”
报告还显示,71个国家/地区的2024年安联养老金指数平均得分为3.7,这表明全球的养老金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以平衡可持续性和充足性。据悉,安联养老金指数是基于起点、可持续性和充足性这三个分项指数,并综合考虑了40个参数。每个参数的评级范围是1到7,1级表示不需要改革。
安联认为,理想的养老金制度应该将现收现付制度与强大的资本融资支柱相结合,以此来保持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充足性。而且,运转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对于养老金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同时也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安联称:“在新兴市场,非正规劳动力(像临时工、兼职、街头小贩等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未能得到合法保障的就业形式)占比较高,这成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大阻碍。”在所有国家/地区中,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占比普遍高于男性,这使得许多女性难以满足缴费型公共养老金领取资格的最低要求,老年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准入和覆盖率也受到限制。因此,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程度,让更多人纳入正规养老金体系,稳定养老缴费,是势在必行的。此外,劳动力市场改革如果能够消除年龄歧视,根据老龄化劳动力的需求调整工作环境和流程,提高年长工人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减少疾病对个人养老生活的负面影响,就可以增加工作收入和养老金缴费积累,优化个人退休收入和规划,保障老年生活质量。
另外,从长远保障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出发,安联认为延迟退休是必要且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安联建议进一步完善延迟退休制度,不规定法定退休年龄,而是设置参考年龄,达到参考年龄即可满足领取国家养老金或资本融资全额养老金的条件。还可以引入灵活的年龄过渡通道,允许劳动者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退休时间,并根据退休时间的早晚调整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储蓄缺口庞大,养老规划需早做
在全球养老金制度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普及金融知识、尽早进行养老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安联在报告中提出了养老金储蓄缺口(PSG, Pension Savings Gap)的概念,即保障老年得体生活水平所需退休年收入现值与当前养老金资产及未来缴费现值总和的差额。其中,保障老年时得到得体生活水平所需收入相当于70%的地区养老金替代率。根据安联的数据,按照这种计算方式,全球养老金储蓄缺口约为51万亿美元。如果不提前规划养老、提高储蓄率,年轻一代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将会受到影响,这充分凸显了养老规划的紧迫性。
在利率较低的经济环境下,安联认为,年轻一代如果缺乏金融知识,就难以应对复杂的金融市场,无法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这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养老水平。对于Z世代来说,更早开始进行资本积累,比如积极参与个人养老第三支柱、配置个人养老金产品,才能更早积累到足够的储蓄,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然而,安联在报告中也提到,在全球金融服务可得性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尽管大部分所涉及的国家/地区中超过80%的25岁及以上人口可以获得金融服务,但仍有一些国家/地区比较落后。例如,在埃及和墨西哥,获得金融服务的成年人口比例仍不到50%。这就导致公众即便有养老规划的意识,也难以有效实施。
因此,安联建议,公众应该主动、尽快、尽早进行养老金融知识的系统学习,关注金融市场动态和养老政策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养老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为个人养老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养老挑战。
本文聚焦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阐述了老年抚养比增长使全球养老压力显著增加,养老金制度面临挑战,且存在庞大的养老金储蓄缺口。同时提出了完善养老金制度、提高劳动力市场正规化、延迟退休、普及金融知识等应对举措,强调了养老规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