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重庆市新通过的《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展开,介绍了该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的消息,同时从职能职责、停车定价、泊位收支公开、停车场建设以及“僵尸车”处置等多个方面对条例内容进行了解读。
在重庆的城市街头,一直存在着诸如收费泊位免费停车时间究竟是多长、违规占道经营该由谁来管理、在人行道上违规停车由哪个部门执法等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不过,如今这些问题终于有了全新的解决办法。
日前,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审议,并顺利表决通过。该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3月26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针对该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键词:职能职责
目前,在重庆,车行道的执法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而人行道的执法则由城管部门承担。
然而,条例施行之后,道路违法停车的处理将统一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这一举措能够有效破解部分车主“选择性违法停车”的难题,让停车执法更加规范和统一。
关键词:停车定价
很多车主都关心,在路内泊车位上停车,到底该如何收费呢?
该条例中特别增加了相关规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应当给予车辆不少于十五分钟的免费停放时间。其中,住宅区的免费停放时间更是不少于三十分钟”。这一规定无疑给广大车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关键词:泊位收支公开
随着路内停车泊位收费的增加,很多人也关心其收支情况是否会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该条例增加规定表明:“路内停车泊位收费按照发展改革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得收入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向社会公开”。这使得停车泊位收费更加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
关键词:停车场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停车需求,该条例还强化了用地保障。并规定:“建设停车场应当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利用效率;鼓励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尽可能多地增加停车泊位。
关键词:僵尸车
长期占用公共空间,危害交通安全或者造成环境污染的“僵尸车”,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
条例中明确了公安和城市管理部门对于“僵尸车”的处置职责范围和程序,这有利于高效地处置“僵尸车”,还城市公共空间以整洁和安全。
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的《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从职能职责、停车定价、泊位收支公开、停车场建设以及“僵尸车”处置等多个方面解读了条例内容,该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重庆城市停车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提升城市停车管理水平和效率。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