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徐州铜山区的企业发展与产业转型情况。通过介绍岩旭智能科技、先导电子科技、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企业和机构的创新成果,展现了铜山区企业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开拓方面的积极探索。同时,阐述了当地政府部门为推动产业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铜山区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3月16日,记者专程前往岩旭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进行采访。在公司里,总经理房煜森兴奋地向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工业分管领导尹静静报喜:“尹镇长,我们申请的‘安标证’终于下来了,煤矿防爆电气能上市销售了。”
岩旭智能科技原本主要生产各类矿用绞车,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该公司产品利润逐渐下滑。“企二代”房煜森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主动寻求变革。在镇政府的积极牵线搭桥下,公司与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凭借高校的科研力量和公司的生产经验,成功制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8类煤矿防爆电气产品,正式向中高端矿用安全应急装备领域进军。
煤矿防爆电气产品的生产并非易事,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内部电气系统需要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离,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岩旭智能科技不惜投入超过1000万元用于研发。公司采购了先进的数控龙门铣床,以提高闭合面材料的制作精度;积极试验防爆涂装新材料,提升产品的防爆性能;还组织对组装工人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产品的组装质量。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反复实验,首批4种煤矿防爆电气终于通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检测,获得了上市销售的资格。
谈及为何选择煤矿防爆电气类产品作为转型尝试,房煜森解释道:“选择这类产品,主要是考虑到其与我们原有的产线适配度高。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成本。而且,同为矿用产品,其销售端较为成熟,市场渠道相对稳定。我们是在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稳步加快产品升级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大彭镇工程机械制造园区在内,铜山区拥有9个各具特色的乡镇产业园。面对像岩旭智能科技这样亟待拓宽发展赛道、寻求新发展机遇的传统生产企业,铜山区科技局积极作为。一方面,加快在乡镇一级布局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支持,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铜山区科技局副局长段秀楠介绍说:“当前,我们正在洽谈一个新材料研发团队入驻铜山街道。同时,科技局也在积极对接各地龙头企业,希望能够带头开拓创新链。我们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重,不仅要加强‘从0到1’的创新突破,更要推动‘从1到100’的跨越发展。”
除了岩旭智能科技,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徐州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公司落地徐州不到两年时间,就陆续解锁了数十种稀散金属提纯工艺。其中,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薄膜材料上市后,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三成,产能跃居全球第一。公司项目管理负责人刘杰在接受记者匆匆采访时表示:“目前手上有多份千万级别订单,还有多个在研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时间安排十分紧张,每个项目的进度都耽误不得。”
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业研究院是较早落户徐州高新区的实验室之一。去年,研究院的首个研发成果投放市场,其核心产品2微米掺铥光纤激光器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医疗器械制造商的广泛关注。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前两天刚结束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研究院展示了3款掺铥光纤激光器,有国外企业对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准备来徐州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随着制造业转型步伐的加快,铜山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屡传创新喜讯。去年,铜山区首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开票收入双超千亿元。其中,工程机械与装备制造、安全应急、新一代电子信息等8大优势产业集群产值突破99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5%。铜山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邵国涛表示:“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吸引更多创新要素汇聚。当前,铜山16个重点产业链、6个特色园区的发展现状、创新方向、技术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我们在对各条产业链进行强链补链的同时,还要引导产业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锻造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
本文介绍了徐州铜山区企业在转型创新方面的积极实践。岩旭智能科技通过与高校合作转型生产煤矿防爆电气,先导电子科技解锁稀散金属提纯工艺,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业研究院取得研发成果。同时,铜山区政府部门积极布局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这些举措使得铜山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开票收入双超千亿元,优势产业集群产值占比高。未来,需持续引导产业找准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