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绩会看中国人寿:强化能力,多元进击2025

本文聚焦中国人寿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详细报道了公司在业绩表现、业务布局、资产配置、分红政策等多方面的情况,以及管理层针对各项问题的回应和未来发展规划。

【导读】聚焦中国人寿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全方位解析公司发展动态与未来战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3月27日,中国人寿在京、港两地同步举办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向外界展示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年报数据呈现出一幅亮丽的画卷。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公开市场的债券和股票投资规模跨越4.8万亿元大关。2024年,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高达3082.5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达到5.50%。总资产与投资资产双双突破6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69.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096.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5%。

在此次备受瞩目的业绩发布会上,去年底新上任的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

此外,对于公司业务布局、资产配置、险资入市、分红等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人寿管理层均一一进行了回应,展现出公司的稳健与自信。

从业绩会看中国人寿:强化能力,多元进击2025

强化“五种能力”,铸就全球领军之梦

2024年底走马上任的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在业绩发布会上正式登场。在回应就任后的目标期待时,他指出,目前中国人寿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寿险公司,但公司不能自满、止步或松懈。他希望公司能继续对标国际先进公司,在多项指标已位居全球保险公司前列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成为发展卓越、创新驱动、协同高效、治理现代的寿险全球领军企业。

蔡希良透露,他与管理层共同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关键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具体要强化五种能力:一是风险保障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坚实的风险护盾;二是资负联动能力,实现资产与负债的精准匹配和高效运作;三是价值创造能力,持续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四是风险防控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五是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产布局。

蔡希良满怀豪情地表示:“上市20多年来,一代代国寿人接续奋斗,开拓进取,铸就了行业‘头雁’地位。这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我与管理层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继往开来,共同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寿险公司,争做寿险全球领军企业。”

推动产品业务多元发展,开启2025新征程

对于2025年公司业务发展,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的多元发展,涵盖形态多元、期限多元和成本多元等方面。特别是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形态进一步丰富,浮动类型产品和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利明光强调:“近年来,我们在各个方面强化资负联动,不断统筹多目标发展,包括规模、价值、效益、速度、结构、质量、安全,多目标发展是应对未来利率环境的必需举措。”2025年,中国人寿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努力确保核心指标稳健发展;二是积极推动价值持续增长,大力推动全渠道价值贡献;三是加快发展动能升级,激发公司创新活力;四是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利明光充满信心地表示,公司发展基础稳固,具备长期稳健发展的条件和实力。随着公司各项改革取得成功,公司有信心全年保持个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保持规模价值市场领先地位。

乐观看待2025权益市场,优化投资策略

对于今年的资本市场,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达了乐观态度。他认为,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预计债券市场利率将从去年的单边下行转为今年的双向波动。A股市场运行中枢有所上行,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流动性充裕,估值仍有回升修复的空间。基于此,公司对2025年的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预计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

刘晖介绍,基于这样的市场判断,公司的投资策略是继续坚持长期主义,今年的整体思路是围绕“基础配置做稳、风险资产做优”来开展投资管理工作。在固收投资方面,将保持中性灵活的配置策略,继续稳健配置长期债券以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结构,同时挖掘收益率具有相对优势的优质信用品种,并发挥交易型固收的补位作用,增厚投资收益;在权益投资方面,将坚持均衡稳健的权益结构和分散多元的投资策略,加大对新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投资力度,同时继续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资产。

2024年权益资产净加仓超1000亿元,响应政策引领

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并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

刘晖透露,中国人寿的权益资产配置规模近年来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净加仓超过1000亿元。他认为,《方案》对于下一步保险公司开展权益投资配置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保险资金投资时间跨度长、连续性和稳定性强等特点,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形成天然的匹配。

刘晖指出:“发挥好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不争一时之利而谋长远之功,以穿越周期的投资视角推进权益资产的配置,对于增强我们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收益韧性、助力保险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调整经济假设,应对利率下降挑战

谈到利率下降对新业务价值的影响时,中国人寿总精算师侯晋表示,基于对市场利率中枢下降的实际情况,中国人寿相应地调整了经济假设。主要包括在2024年将新业务价值评估所用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从4.5%下调50个基点至4%,同时相应地调整了风险贴现率假设。总体而言,公司的风险贴现率假设是比较稳健和谨慎的。

侯晋满怀信心地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GDP的增速对未来的市场利率中枢形成了较好的长远支撑,这也会支持我们新业务价值的增长。”

平滑派息水平,平衡股东与公司利益

2024年,中国人寿首次派发中期红利,全年每股派发红利0.65元,全年派息总额达18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

对于公司的派息政策,利明光表示,公司在派息时严格执行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公司的盈利水平、波动以及偿付能力情况等,从而更好地平衡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以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也会考虑寿险的长期性特征,对利润的波动性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派息水平做一定的平滑处理。公司将继续做好派息工作,强化公司价值管理,让股东充分分享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红利。

紧跟技术潮流,灵活应对数字化转型

对于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中技术更新迭代快的挑战,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分享了公司的应对策略。他认为,技术是数据的载体,技术解决的是数据的处理、传递和交互等问题,例如大模型也是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

阮琦介绍:“我们走的是组件化的技术道路,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来提供业务服务,这是组件最主要的功能,但是构成组件的技术是多样的,确保了公司在技术选择上的多样性。有新技术出现,我们基本上是第一时间展开应用,我们通过技术组件进行灵活组合来应对整个市场的变化。大家能看到,任何一个业务出现变化的时候,我们的系统都是在第一时间实现了支持。虽然中国人寿规模很庞大,但是我们的系统很灵活。”

阮琦还提到:“此外,中国人寿整个数据底座都是以混合云为基础的。其数据完全放在私有云上,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我们大量使用公有云上的计算,为公司信息化投入节约了大量成本。同时,在混合云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上,我们能第一时间应用到这个行业里最新的技术。”

本文围绕中国人寿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详细阐述了公司在业绩、业务、投资、分红、技术等多方面的情况与规划。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清晰的战略方向,通过强化能力、多元发展、优化投资等举措,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实现成为寿险全球领军企业的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357.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