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机器人行业动态及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情况。美国多家机器人公司代表敦促美国开启国家机器人战略,以在全球竞赛中保持领先。同时介绍了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的走势,以及机构对该板块的投资建议。此外,还提及英伟达推出的人形机器人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带来的行业影响。
在机器人领域,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3月27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三,包括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在内的多家美国知名机器人公司代表齐聚国会山,与美国议员进行了会面。此次会面中,这些公司代表强烈敦促美国政府开启一项国家机器人战略。
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表示,如果能够成功建立机器人国家战略,这将极大地帮助美国机器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且推动机器人从概念变为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
把目光转向A股市场,自去年9月24日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就成为了市场上最热的板块之一。不少相关概念股积累了可观的涨幅,例如长盛轴承涨幅超过500%,双林股份涨超400%,兆威机电、中大力德、埃夫特、拓斯达、胜宏科技等涨幅也超过200%。然而,最近几个交易日,该板块从高位出现回调。有券商分析指出,这可能是由于部分获利盘兑现所致,但短期的调整并不会改变其长期的发展趋势。多家机构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
那么,美国是否真的会考虑推出机器人国家战略呢?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的机器人公司正在积极推动一项国家机器人战略,其中包括建立一个专注于促进该行业发展的联邦办公室。报道称,周三,包括特斯拉(TSLA)、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和敏捷机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s)等公司代表在国会山与议员们进行了会面。他们不仅展示了公司的先进产品,还强烈敦促议员们开启一项国家机器人战略,并建立一个专门的联邦办公室,以推动美国公司在开发下一代机器人的全球竞赛中脱颖而出。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Apptronik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ff Cardenas向立法者指出,早在1961年,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就在新泽西州的一家装配厂部署了第一个工业机器人。然而,后来美国却将早期的领先优势拱手让给了日本。如今,日本和欧洲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强国。
Jeff Cardenas在闭门会议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下一场机器人竞赛将由人工智能驱动,在这场竞赛中,任何人都有可能获胜。他认为美国有很大的机会胜出,因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正在建造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机器人。但他强调,如果美国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就需要制定一个国家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Apptronik得到了科技巨头谷歌的支持。今年3月中旬,Apptronik宣布完成超额认购的4.03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谷歌、梅赛德斯 – 奔驰、Japan Post Capital和方舟投资等。该公司声明称,本轮融资将推动其AI人形机器人Apollo的生产和部署。
Jeff Cardenas还表示,美国的一项国家战略不仅可以帮助激励机器人的广泛采用,还可以促进新一代机器人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教育。他认为类人生物将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激发公众想象力方面也将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ed Automation)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协会表示,一项国家战略将有助于美国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并推动机器人成为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该组织明确指出,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类似计划。协会在声明中警告,如果美国没有这种领导力,“不仅会输掉机器人竞赛,还会输掉人工智能竞赛”。
此外,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还建议美国政府采用税收激励措施,同时为机器人行业的学术研究和商业创新提供联邦资助的资金。协会认为,考虑到该行业当前在全球领域竞争激烈,并且行业技术日益复杂,成立一个新的联邦机器人办公室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众议员Raja Krishnamoorthi表示,他相信美国在这场机器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他也承认中国的公司做得“非常好”。Krishnamoorthi强调,美国需要保持创新,保持创业文化。
负责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的经理Jonathan Chen表示,机器人的制造能力将是国家竞争的关键。特斯拉正在开发的一款人形机器人,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希望有一天能将其送往火星。Jonathan Chen提出疑问:“你创造了机器人,问题是谁来扩展它们?”
根据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厂机器人和其他工业环境机器人市场。在2023年,中国已经大约有180万台机器人投入使用。IFR称,虽然日本和欧洲的机器人制造商仍然主导着庞大的工厂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但中国制造商在其国内市场的份额已增长到大约一半。
机构方面,对于人形机器人板块给出了积极的看法。
在A股市场上,自去年9月24日启动本轮行情以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积累了不小的涨幅。最近几个交易日的回调,或许跟年报季资金风险偏好切换以及部分获利盘兑现有关。华龙证券认为,短期调整不改变长期趋势,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维持“推荐评级”。
华龙证券建议围绕三个方向进行布局:一是大脑作为机器人进化的突破口,正快速迭代。智元GO – 1模型实现了利用人类视频进行学习和小样本快速泛化,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后续可关注华为在语言整合、视觉与运动控制等方向的技术突破;二是场景创新,包括极限作业(电力巡检、矿山等)、医疗康复、智慧物流等方向;三是各大主机厂供应链边际变化。
万联证券表示,2025年有望迎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特斯拉、OpenAI、宇树等企业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迭代加速并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
近日,英伟达在2025年GTC大会上推出了名为Isaac GR00T N1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这标志着通用机器人时代的到来。GR00T N1模型是开源且可完全定制的,采用双系统架构:系统1是快速思考的动作模型,类似于人类的反射或直觉;系统2是慢速思考模型,用于长语境任务规划。系统2通过视觉语言模型对环境和指令进行推理以规划行动,系统1则将这些计划转化为精确的机器人动作。该模型能够轻松应对多种常见任务,如抓取、移动物体等,并可应用于材料处理、包装和检查等多个领域。
华鑫证券指出,AI的新一波浪潮是物理AI,其关键环节是让AI理解物理定律,人形机器人则是当下最重要的载体。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大多基于特定的规划执行特定的操作,比如运输和分拣,接近于“自动化设备”。而人形机器人在理想状态下,可以理解物理世界各种物体、语言和文字的含义,并自主规划和决策。英伟达本次推出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Isaac GR00T N1,有望进一步促进AI从虚拟向现实跨越。以机器人为代表的AI应用有望迎来阶跃式突破。
本文围绕美国机器人行业动向及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展开。美国多家机器人公司呼吁国家战略以在全球竞赛中保持优势,同时中国在机器人市场也有出色表现。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虽短期回调但长期前景被看好,机构给出投资建议。此外,英伟达推出的模型推动了机器人行业发展。总体而言,机器人领域在全球竞争激烈且发展前景广阔。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