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被业内称为“破解生命密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福建医科大学叶为民教授主持,多家优势单位协同攻关,医渡科技作为核心参与单位承担关键任务。文中还阐述了表型组研究的现状、需求,以及医渡科技的实力和过往成果,最后强调该项目对我国表型组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基因测序逐渐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中国科学家们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向着更深层次的生命奥秘进军。在2025年3月24日,一项备受业内瞩目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全基因组 – 环境/生活方式暴露与跨尺度表型组大数据整合分析”正式拉开帷幕,此项目被形象地称为“破解生命密码”。
该项目由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叶为民教授亲自挂帅主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项目的团队阵容强大,医渡科技(02158)携手复旦大学、西湖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10家优势单位协同作战,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四大慢病的防治策略及措施开发提供全新的思路。
作为核心参与单位之一,医渡科技承担着多项关键任务。其中包括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多维表型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系统的建设等。这一项目的启动,不仅是我国在精准医学领域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更像是一场针对慢性病防控发起的“科研攻坚战”。
如果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作科学家探索生命奥秘的“指南针”,那么人类表型组计划则有望成为未来遨游生命科学世界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表型组数据具有量大、跨尺度和多维度等显著特点。然而,当将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暴露及生活方式等传统疾病风险因素进行整合分析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比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共享云平台,以及多维数据分析方法有限等问题。
鉴于此,当前急需建立统一的数据归档标准,构建高性能的云平台,并且开发出更为先进的多维组学数据计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表型组在疾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平台和方法支持。如今,表型组已经成为继基因研究之后,关乎生物医学技术长远和全局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
在这个项目中,医渡科技重点参与了“常见疾病关键靶点及预测模型研究”任务。具体负责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多维表型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系统的建设工作。其研究团队将依托福清队列数据,把传统危险因素与图谱筛选的候选特征进行有效整合。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开发独立与综合风险预测模型,并将算法软件化,以此助力算法、模型或分析流程在疾病防治研究中的广泛推广应用。
医渡科技能够深度参与该项目,得益于其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卓越的医学数据治理与疾病理解能力,以及丰富的项目经验。这些优势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医渡科技的“AI医疗大脑”YiduCore更是实力非凡。它经过授权处理分析了超过55亿份医疗记录,覆盖了超2800家医院网络。其疾病知识图谱基本涵盖了所有已知疾病,形成了难以超越的数据治理壁垒以及对医学知识的深度认知体系。
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医渡科技推出了大数据和大模型赋能的智慧大科研体系。打造了一系列适配临床科研场景的产品,包括全院科研平台、专病数据库及多中心医学研究平台等。同时,还提供数据挖掘、预测模型、论文合作、课题申报等高品质科研服务。
截至目前,医渡科技科研平台的合作单位已经增加到105家,250个专病库项目实现落地应用,产出高质量论文超过240篇,总影响因子达到1400以上。帮助了数千位医生提高科研效率,提升了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多年来,医渡科技积极投身于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已经累计成功申报并高效执行了涵盖“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和“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课题,并且连续三年资助北京市基金 – 海淀联合基金。
本次项目的启动对于我国表型组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医渡科技将持续深化在医疗数据治理与理解能力、算法建模、临床决策辅助等领域的积累,全力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为慢性病防控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
本文介绍了“全基因组 – 环境/生活方式暴露与跨尺度表型组大数据整合分析”国家重点项目启动,多家单位协同攻关为慢病防治提供新思路。医渡科技作为核心参与单位承担关键任务,凭借自身实力保障项目推进,其过往成果显著。该项目对我国表型组研究意义重大,医渡科技将继续发挥优势,为慢性病防控贡献“中国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