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百姓书记”王伯祥展开,介绍了他在任寿光县委书记期间为民营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潍坊通过举办事迹陈列展传承其精神,激励党员干部为城市发展而奋斗。
编者按
王伯祥同志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杰出典范,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他先后荣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等诸多荣誉称号。在潍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王伯祥同志怀揣着“百姓书记”的赤子情怀,书写了一段改革奋进的壮丽史诗。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标杆,他扎根基层,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凭借实干担当为百姓谋福祉,以改革先锋的无畏锐气推动地方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生动地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崇高政治品格。
如今,潍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既继承了王伯祥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更肩负着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以榜样的光辉为指引,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奋勇前行,共同谱写潍坊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走进寿光,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加速推进;各类产品纷纷走向广阔的市场……民营企业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展现出“拔节向上”的蓬勃活力。3月27日,记者深入寿光,切身感受这份活力的同时,也深深缅怀“百姓书记”王伯祥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
1986年6月至1991年8月,王伯祥担任寿光县委书记。在这期间,他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努力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他主持召开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为民营经济正名,积极推动乡村企业改制和股份制改革。在他的努力下,县、乡、村企业数量从303家迅猛发展到4854家,总产值翻了三番,利税增长近10倍。
王伯祥(右)在蔬菜大棚内调研(资料图片)。
一代接着一代干
在担任寿光县委书记的5年半时间里,王伯祥秉持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力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他在每个乡镇积极培植企业,打通了经济发展的脉络,成功打响了工业翻身仗。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寿光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更为寿光人民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1991年,寿光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而此时,王伯祥调任潍坊市副市长。他给寿光留下的,是20多万个蔬菜大棚,是120万亩棉田、盐田、虾池,是4854家充满活力的企业,是10万多个“万元户”,更是一支深受百姓认可的干部队伍。
王伯祥曾说:“一个地方的经济怎么抓?不一定抓很多,就抓有效的、能惠及百姓的,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
王伯祥在寿光开启改革之路时,紧紧依靠普通老百姓。这些老百姓成为了这场市场化改革最关键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也成为各种制度创新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百姓心中自有评判。在寿光的奋斗岁月里,王伯祥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寿光民营经济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在寿光乃至整个潍坊大地上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传承榜样精神之火
近日,潍坊在市党史教育馆举办了“王伯祥事迹陈列展”。此次展览以王伯祥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为主线,通过400多件文件、图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全方位地展现了王伯祥同志牢记宗旨、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展览旨在引导和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全新的气象和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奋斗的崭新篇章。
本文通过介绍王伯祥在寿光任职期间为民营经济和地方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他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同时,潍坊举办事迹陈列展传承其精神,激励党员干部继续前行,推动潍坊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