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人武部各镇街专武干部集训队经过为期2天的集训后迎来结训考核。文中详细介绍了集训过程中干部们在红色基因传承、军事理论学习、实弹射击训练和体能训练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结训考核的结果和意义。
“向右转!齐步走!”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训练场上便传来了嘹亮而有力的口令声。3月26日,对于梅江区人武部各镇街专武干部集训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经过为期2天紧张而充实的淬火锤炼,他们迎来了结训考核。这些从地方岗位汇聚而来的基层干部,在这次集训中经历了全方位的蜕变。在红色基因传承、军事理论研习、实弹射击磨砺以及体能训练挑战等多个方面不断成长,最终考核优良率较开训时提升了15个百分点,这一显著的进步令人欣喜。
在熊锐故居的“寻路法兰西”展区,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泛黄的书信,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红色的标语,依然散发着激昂的力量;黑白照上那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容,将干部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回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他本可以把财富留给子孙,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倾力支持国家教育、体育、航天、科技、社会公益等各项事业发展。他的一生,完美诠释了‘爱国爱港爱乡’的赤子情怀。而这种家国情怀,正是我们新时代专武干部最应该传承的精神基因。”长沙镇专武干部陈嘉华动容地说道。他的话语,道出了每一位参训干部的心声。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民兵动员究竟应侧重网络防护还是后勤保障?”在战术理论研讨室内,西阳镇专武干部余荣华的这一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集训队创新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让参训干部结合《人民战争的思想》《国家安全形势》等教材,自主设计战场想定。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干部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以前总觉得理论是纸上谈兵,没什么实际用处。但现在才发现,每个概念其实都是战场规则。”三角镇专武干部谢国伟一边翻阅着写满批注的《国防动员法规汇编》,一边感慨地说道。通过军事理论学习、红蓝对抗辩论等形式,干部们逐步构建起了“战场—法规—实践”的立体认知框架,对军事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呼吸控制!三点一线!预压扳机!”射击场上,射击教员的指令声此起彼伏。在100米精度射击训练中,参训干部们需要完成跪姿、立姿、仰角射击等多种姿势。专武干部曾发样的成绩进步可谓十分显著:开训时,他5发子弹仅上靶1发,还是7环;而在结训考核中,他却打出了42环的佳绩,其中3发子弹集中在9环区域,这样的进步令人惊叹。
“实弹射击教会我的不仅是枪感,更是战场心理素质。”西郊街道参训干部洪百华展示着自己的射击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每发子弹的偏差参数。通过反复据枪定型训练、靶纸弹孔分析,干部们的射击成绩稳步提升,考核平均环数较开训时提高了11.8环。
结训考核设置了“理论+技能+体能”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在笔试考场内,干部们需要在90分钟内完成“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理论题库考核,检验他们的知识储备;在射击考核区,随机设置干扰光源、噪音环境等战场变量,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在体能测试场,三公里的路程,需要他们跑出速度和耐力。最终,有12名干部凭借出色的表现获评“训练标兵”。
当结训典礼的掌声响起,这批带着硝烟味返岗的专武干部,迷彩服上的汗渍已成为他们最耀眼的勋章。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体能水平的提高,更是军事训练思维的升级。正如集训总结报告中所写:这场淬火之旅,锻造的是专武干部向战为战的硬核本领,砥砺的是国防动员战线的新时代锋芒。
本文围绕梅江区专武干部集训展开,详细介绍了集训的各个环节,包括红色基因传承、军事理论学习、实弹射击训练和体能训练等。通过集训,干部们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结训考核成绩良好,多人获评“训练标兵”。此次集训不仅提升了干部们的体能和技能,更升级了他们的军事训练思维,为国防动员战线注入了新的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