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公示,河南有3个案例拟入选,同时介绍了非遗工坊的定义和作用。
在3月17日这一天,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正式发布了《关于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的公示》。经过各省的积极推荐以及专家们严谨的评议,最终有51个案例拟入选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众多的案例当中,河南省有3个案例成功脱颖而出,获得了拟入选的资格。
这3个来自河南的优秀案例分别是:高家三彩非遗工坊带来的“唐三彩烧制:流釉淌出的多彩乡村路”。在这个工坊里,唐三彩的烧制技艺宛如一条彩色的丝带,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也为乡村发展铺就了一条别样的道路。聂氏麦秆画非遗工坊的“聂氏麦秆画:以‘麦’为笔,变‘秆’成画,画一幅幸福农民画”。这里的工匠们以麦秆为神奇的画笔,在方寸之间勾勒出农民的幸福生活,将普通的麦秆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还有许昌鑫正戏剧非遗工坊的“霍庄村社火:让乡村的日子‘红红火火’”。社火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这个工坊的传承和发扬下,让乡村的生活充满了热闹和活力。
据了解,非遗工坊是一种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者传统手工艺而建立起来的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它们致力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还肩负着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非遗工坊是各地开展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灵活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3月17日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公示情况,河南3个案例拟入选,包括高家三彩非遗工坊、聂氏麦秆画非遗工坊和许昌鑫正戏剧非遗工坊的相关案例,还阐述了非遗工坊在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12.html